高考前,在这冲刺复习的最后关头,老师们总要不厌其烦地叮嘱考生“带好准好考”、“考试中途不得上厕所”、“严禁作弊”等等。老师所强调的这些,其实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也同样重要,下面这三件藏品,正是科举考场“三大纪律”的见证。
藏品:清代童试准考证
纪律一:没有“浮票”不许入场
科举考试也有准考证吗?当然了。准考证在明代被称为“浮票”,考生考试前每人发一张“浮票”和“座位便览”,没有这两样东西是不准进入考场的。到了清代,科举准考证叫做“院试卷结票”,一般是参加秀才考试的考生用的。像这样的准考证在古代需要学生亲自去领取,而且考试时必须由考官念到名字才能进场。
笔者有幸得见一张清代童试准考证,此证品相尚可,字迹清晰,毫无磨损的痕迹,准考证中间赫然写着考生名字“印鸿宝”,最上端写着“文童”字样,左右两端分别写着“其五官另有疵疾之处均要注明”、“身中无鬓”以及“面形方”、“面色白”的字样,这是在描述考生的相貌特征。与而今准考证上要贴自己的近照相比,在科技落后的古代,考生不可能去拍照,所以这种以文字鉴别考生相貌特征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能防止考试作弊代考的发生,但因为是童试,其有效性很值得怀疑。试想,找一个与自己容貌相似且学识渊博的“枪手”来代考,也是很容易过关的。
何为童试?这里的“童”不是儿童,而是“童生”。古代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明清时期,无论年龄大小,凡是未考取秀才的都称为童生。院试录取者即可进入所在地、府、州、县学为生员,俗称“秀才”,生员分廪生、增生、附生三等,禀生每月可分得一定的粮食。一般只有秀才才可以参加乡试,乡试通过了才可以参加会试,到最后便是参加由皇帝亲自坐镇的殿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