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康祥(1914—1968年)原名仲祥,后改名康祥,字彦冲,浙江宁波人,寓居上海。其曾祖秦君安、祖父秦际瀚、父亲秦伟楚三代均为在上海经商的宁波人士。幼时进冯君木先生在宁波后乐园开办的国学社学习经史文学。
民国初年,冯君木与陈屺怀等在宁波后乐园(现中山公园)创办国学社,招生仅十余人,讲授经史文学,先后培养了冯定、冯宾符、沙孟海等名人。冯君木精通经史词章,文思敏捷,并写得一手好书法。冯先生平时治学严谨,教书育人强调“有人品才有文品”,告诫学生不能专读圣贤之书,应广学各家之文,自成风格。先生教书法也反对拘泥临帖,说临到头也不过似王羲之而已。他说习字首先要提高眼光,多观赏名人书画,博采众长于笔端,才能成器。若一味模仿,书奴也。先生更反对书法玄虚化,认为看字是欣赏,作品不是看人玩把戏。先生授徒,悉心教授且谆谆善诱。
也许适应这种私塾式的教育,上课时听冯先生讲授经史或听陈先生讲授文学,秦康祥坐得毕恭毕敬。而做笔记要求毛笔书写,于是秦康祥开始练习书法。他偶尔看到冯君木刻印章,觉得美妙无比,也用零花钱去画店买来刻刀印石,模仿老师学着刻印。听到刻石的嘎嘎声,冯君木踱过来观看,即兴指点一二,也有时接过刻刀和印石示范着刻上几刀。见秦康祥果真喜欢篆刻,冯君木说他于印艺不精,而他的同乡好友——在上海的赵叔孺十分了得,是一代篆刻名家,到时候可以为其引荐。秦康祥痴迷上了书法篆刻,买笔墨纸砚和印石就是笔不小的开支。秦康祥不敢跟父亲讨要,只能用有限的零花钱将就他无限的艺术学习。长年累月,秦康祥养成了自身节俭而购买文具十分大方的习惯,并把这习惯带入他日后的收藏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