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正定《龙藏寺碑》考察记:书法的丰碑(组图)

正定《龙藏寺碑》考察记:书法的丰碑(组图)

2017-09-15 12:59 文章来源:河北新闻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龙藏寺碑》局部《龙藏寺碑》局部

老 城

你若是到了正定,就会想起来很多正定的别称或者相关联的地名——镇州、真定、恒山等。这些都与正定有关,可是,再有关联也响亮不过常山,《三国演义》里常常听到赵云说“常山赵子龙是也”。

走进古城正定,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随处可见历史的遗存。颜真卿的《祭侄稿》主体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常山太守颜杲卿与其子颜季明为抵抗安禄山叛乱,双双惨遭杀害,其英魂不朽于史册。《祭侄稿》于书学史上也有重重的一笔,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正定古城不仅现代化建设发展迅猛,亦珍视和保护古城里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佛寺修缮整洁,古代遗迹保存完好。在康乾御碑亭之右,有个小亭子,一方不起眼的石碑安详处于其中,这就是闻名古今中外的《龙藏寺碑》。

上承分隶,并凝聚多种碑的优点,下开唐代书法楷则。既无北魏的寒俭之风,又非唐碑的全失隶意,字体结构朴拙,用笔忱挚,给人以古拙幽深之感。它是从魏晋南北朝至唐,书学递嬗的甬道。这一作用,仿佛千钧一发,也像是一根独木桥。换句话说,《龙藏寺碑》古意尚存,是通往未来的必经之路,这也是历代书法家包括康有为珍视研究此碑的原因所在。

《龙藏寺碑》全称为《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立碑与建造龙藏寺同年。碑通高3.15米,宽0.9米,厚0.29米。碑文楷书30行,行50字,凡1500余字。碑为龟趺。碑额呈半圆形,浮雕六龙相交,造型别致,刻工精细,具有隋唐蟠龙的古朴风格。碑额楷书“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15字。据光绪元年(1875年)《正定县志》载:“龙藏寺碑并阴,张公礼撰并书,开皇六年(586年)十二月立,今在隆兴寺。”与《祀三公山碑》所不同的是,碑文鸿篇巨制,仅仅碑阳就有1446个字。

金石学鼻祖欧阳修第一次将《龙藏寺碑》纳入研究的范畴,“字画遒劲”的定评显示了欧阳公的学识修养,也成了无可争议的开山之作,为后人研究此碑所沿袭。其后明朝的都穆、顾炎武,清朝的钱大昕、杨守敬、包世臣诸位金石学大师无不对《龙藏寺碑》赞誉有加,并且考证严肃,立论有据。然而,将此碑无可置疑地推向艺术顶峰的,是金石学集大成者康有为。他在金石学巨作《广艺舟双楫》中有单立《取隋》一章,多次提到此碑,其中一段云:隋碑渐失古意,体多闿爽,绝少虚和高穆之风,一线之延,惟有《龙藏》。《龙藏》统合分隶……安静浑穆,骨鲠不减曲江,而风度端凝,此六朝集成之碑,非独为隋碑第一也……

上承分隶,并凝聚多种碑的优点,下开唐代书法楷则。既无北魏的寒俭之风,又非唐碑的全失隶意,字体结构朴拙,用笔忱挚,给人以古拙幽深之感。它是从魏晋南北朝至唐,书学递嬗的甬道。这一作用,仿佛千钧一发,也像是一根独木桥。换句话说,《龙藏寺碑》古意尚存,是通往未来的必经之路,这也是历代书法家包括康有为珍视研究此碑的原因所在。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