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 书法
狂草在唐张旭、怀素之后,宋人尚有黄庭坚,明人尚有祝枝山,尚可差强人意,而清后期,碑学兴起以降,草书几乎无人问津,更无一个草书大家,被人称书家的阮元、包世臣、吴熙载、何绍基、杨岘、张裕钊、杨守敬、高邕、沈曾植等无一人善草书。康有为更提出尊魏卑唐,更是不能草书,梁启超、罗振玉、清道人、谭延闿、谭泽闿等也都不能草书。吴昌硕一生只写石鼓文。民国之后,能草书的只有于右任和林散之,这二人原先也是攻北碑的,后改草书,于右任颇有功力,但他的草书差不多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写,文雅有余而气势不足,更无狂放阔大气象,后来他又致力于草书标准化,艺术岂能容忍标准。林散之的草书我10年前评过,有线条而无结构,他的线条讲究内在的变化,但缺少外在的形质,故不但形象不美,而神采也受到影响,气势、魄力又斯下矣。王僧虔《笔意赞》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书之“形质”虽“次之”,但不可没有,“兼之者”而有“神采”又有“形质”。故知,“形质”也是很重要的,甚至可以说“神彩”寓于“形质”之中。而且林散之写字是刻意为之,写得很慢很认真。草书大家是“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的,王僧虔谓之“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妄想,是谓求之不得,考之即彰。”毛泽东写狂草是“心手达情”的,既散、又淡,达到了书法的最高境界。
所以,我前面说毛泽东是碑学兴起以降最杰出的草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