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当欧洲跳起“中国芭蕾”(组图)

当欧洲跳起“中国芭蕾”(组图)

2018-04-09 13:24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王元崇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北京故宫藏之海晏堂图之一面

与这一现象相仿佛的,是乾隆皇帝对来自新疆地区的“痕都斯坦玉”制作的玉器的喜爱。这位皇帝不仅运用自己掌握的藏回历史和语言知识考订和钦定了“痕都斯坦”的用名,还特命内务府专门仿制这种西域玉器,而这种痕玉制品很多恰恰摆放在圆明园内。

“痕都斯坦”其实就是Hindustan的 音译,本来指印度地区,后来在中国的语境内主要指代的是新疆中南部地区。清朝自康熙年间就用兵西北,到了乾隆年间结束了对准噶尔蒙古的战事,统一了天山南北地区。痕都斯坦玉器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大量输入中原地区,这种玉器本身携带的来自中亚的伊斯兰风格也风靡一时,不啻一股“痕都斯坦风”。而中国的一些风尚,例如丝织品的图案等等,也早就在元朝的时候就传入了中亚,即便是今天的伊朗的一些艺术作品,仍旧清晰地表现着一种中国风的设计元素。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