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藏之海晏堂图之一面
与这一现象相仿佛的,是乾隆皇帝对来自新疆地区的“痕都斯坦玉”制作的玉器的喜爱。这位皇帝不仅运用自己掌握的藏回历史和语言知识考订和钦定了“痕都斯坦”的用名,还特命内务府专门仿制这种西域玉器,而这种痕玉制品很多恰恰摆放在圆明园内。
“痕都斯坦”其实就是Hindustan的 音译,本来指印度地区,后来在中国的语境内主要指代的是新疆中南部地区。清朝自康熙年间就用兵西北,到了乾隆年间结束了对准噶尔蒙古的战事,统一了天山南北地区。痕都斯坦玉器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大量输入中原地区,这种玉器本身携带的来自中亚的伊斯兰风格也风靡一时,不啻一股“痕都斯坦风”。而中国的一些风尚,例如丝织品的图案等等,也早就在元朝的时候就传入了中亚,即便是今天的伊朗的一些艺术作品,仍旧清晰地表现着一种中国风的设计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