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评徐悲鸿
这种重光影的造型方法让人联想到郎世宁(王震所编《徐悲鸿年谱长编》中曾提到,徐悲鸿曾在 1917 年画过一副《立马图》,虽原作已佚,但其款题有言“丁巳初春暨望,临郎世宁。江南徐悲鸿作。”可以推断,徐悲鸿必曾见过郎氏画作,并对照临摹,故其早岁画作中觅见郎氏画影想在情理之中),所不同的是较朗氏工致笔法,徐笔显然更放,意态潇洒。画面穿插于中远景的白桦树和枯木则是明显的中国画笔法,枯槎枝杈、零落梢头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北宗写树的某些技法。在徐悲鸿之后的一些画作中,这种树法依然延续下来。同时树杆的质感以皴擦墨点加光影来描绘,亦是中西结合的画法探索。在结构画面时,对于空间的处理则明显不同于传统中国画,而是用焦点透视,景物近大远小,典型的西画技法。类似的画法,在 1919年徐悲鸿画赠姬觉弥的《三松三马图》(徐悲鸿纪念馆藏)中亦有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