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8年6月30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承办,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文化艺术品拍卖专业委员会、雅昌艺术网、《艺术市场》杂志社、在艺APP协办的首届“艺术市场·北京论坛”新生代专场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论坛主题为“角逐与创想”。
本届会议遴选出来自16个院校和12个机构共36位优秀的年轻学子和年轻从业者,就市场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趋势展开研讨,来自学界、协会和业界的二十多位重要专家出席了论坛,并就发言进行点评、互动。
本届论坛下设四个分会场并同时进行,分别是“经营:艺术机构的区域化与全球化”“前沿:艺术金融的未来”“推广:艺术消费品的空间价值”“突破:大数据时代的艺术市场”。其中,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研究生徐菁菁的发言内容为《近20年国际艺术品市场的中国瓷器拍卖概况》,与我们的读者关系比较密切,特摘录部分内容供读者参考。
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的喜爱从几个世纪前就开始,然而,欧美拍场的中国瓷器在21世纪以前普遍受到忽视。直到20世纪末,欧美大型拍卖行仍对中国瓷器的关注不足,在伦敦、纽约等地尚未形成针对中国瓷器的拍卖专场,常将中国瓷器包含于名为“亚洲艺术”或“东方艺术”的拍卖会中,数量稀少,且质量较低。
进入21世纪,中国瓷器拍卖在欧洲和北美逐渐得到重视,逐渐成为欧美拍场的常设拍品。
鬼谷子下山图罐
2005年佳士得(伦敦)
成交价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1.3亿)
欧洲
从2000年开始,欧洲拍卖行开设了中国瓷器的拍卖专场。比如,佳士得(伦敦)将每月必办的东方工艺品专场改为“东方陶瓷与工艺品”,凸显出了“陶瓷”一词。
2005年,佳士得(伦敦)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以1568.8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3亿元)的高价成交,在国内外均聚焦明清瓷器的同时,一件元青花瓷器竟拍出如此天价,实为难得,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006年,中国瓷器在欧洲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地位再度提升。
以佳士得为例:佳士得(伦敦)“亚洲艺术”拍卖会(开设于2005年)中国瓷器品种、数量、成交额迅速上升;5月,佳士得(阿姆斯特丹)举办的“亚洲陶瓷工艺”拍卖会中,中国瓷器数量达到了全场拍品总量的90%,同时以265万欧元成交的全场最高价拍品也为中国瓷器;6月,在佳士得(伦敦)举办的“中国和日本出口艺术”让中国外销瓷首次以专场拍卖的形式亮相佳士得;随后佳士得(伦敦)“中国陶瓷工艺专场”也以中国瓷器为主,成交额达到了83万英镑。
此后,中国瓷器特别是明清外销瓷器的价格迅速上升,欧洲对中国瓷器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中国瓷器拍卖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