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苑 波动巴西牛奶工 43×53.3cm 布面油画
1958年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藏
新加坡现代美术的发展与中国近代的美术教育体制改革是密不可分的,一些注重教育的侨民开始以中国已有的教育体制为这座移居之地设置相似的学校。1922年由孙裴谷创办的新加坡华侨美术学校的建立意味着中国新型美术教育体制在南洋的延伸,而之后成立的南洋美术专科学校不仅承袭了厦门美专的办学模式和师资力量,也成为之后南洋美术乃至当今的新加坡艺术发展的重要阵地。
南洋美专的创办人之一,曾任美专首任校长的林学大最初提出的“南洋风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南洋并非特指星洲一个地域,而是将东南亚作为一个互相影响的文化区域。无论是南洋美专的宗旨抑或是本土艺术家的创作历程,都经历过一个由侨民到本土的观念转变。如何开创本土风格,提高本地美学素养,融入新的移民社会成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南来的新加坡第一代艺术家所关注的焦点。新加坡的现代艺术是随着在南洋美专任教的第一代艺术家以及美专所培养的第二代和第三代艺术家而真正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
新加坡的现代艺术史与“南洋”(Nanyang)这个词汇息息相关,这一词汇的背后蕴含着自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从中国南下的侨民们的努力与艰辛。七七事变之后,在南洋的海外华人纷纷响应抗战,这种抗争的形象成为南洋艺术的另一种象征和精神体现,并一直持续到新加坡作为海峡殖民地的最后一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