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芹斋与中国古玉的西传(组图)2014-12-18
美国收藏家温索浦二十世纪上半叶是欧美收藏中国文物最为兴盛的时期,也正是西方对中国古玉从认识到接受、喜爱与品鉴的变化过程。上海的卢芹斋(C. T. LOO)和美国收藏家温索浦(Grenville. L. Winthrop)的交往,折射出的不仅是中国古董商将中国古玉推广至海外收藏家的一段历史,亦是西方对中国古玉认知发展的一个侧面。经卢芹斋之手,大量精美的中国古玉流散入西方。一些二十世纪上半叶所形成的海外著名古玉收藏都或多或少受到卢芹斋的指导、建议、选购和供货,温索浦的古玉收藏也在此列。作为上世纪初西方的著名收藏家,温索浦收藏的艺术品范围颇广,而玉器在他一生的收藏中,更是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大师永驻:《百年方成》新书发布会在京召开(组图)2018-11-07
11月3日,全面记述漫画大师方成先生百年艺术人生的传记类图书——《百年方成》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隆重举行新书发布会,与会嘉宾众多、大咖云集,吸引了多家媒体的报导和读者的热情参与,会场氛围热烈。《百年方成》作者——著名漫画家、学者王九成(老九),《百年方成》出品方——河南天一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高树海共同出席本次发布会,就本书的创作历程、策划思路、编辑过程进行介绍,为读者讲述本书的诞生过程。著名漫画家叶春阳、毛铭三、何君华、赵春青、石翠亭、郑华卫,著名戏曲导演卢浩等嘉宾到场,共同追忆与方老交往的点点滴滴,探讨方成漫画的艺术魅力,以此形式来缅怀这位两个月前刚刚去世的漫画大师。著名漫...
日本的青铜器收藏(组图)2018-05-15
泉屋博古馆 京都馆日本富裕阶层对于中国文物的收藏大都开始于辛亥革命时期,只有住友春翠提早涉足尚无人注目的中国青铜器收藏。这既与当时中国大量的文物流出有关,更与当时的日本煎茶道所蕴含的中华文明基础有关。住友春翠的收藏以及泉屋博古馆完整地呈现出由煎茶道向鉴赏美术的转变,是近代日本社会接受中国文物风潮的一个缩影。在日本京都,与一街之隔人声鼎沸的银阁寺相比,这座古朴方正的博物馆低调清幽,它采用中国庭院式回字形布局,四周是展厅,中间是一片宽敞的草坪。这里收藏着3000余件中国古代珍贵文物,有日本数量最多的中国商周青铜器,藏品水准在世界范围内都堪称一流,包括那件相当著名的“虎卣”;八大山人晚年杰作《安晚册...
陈烈汉:陶艺收藏市场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图)2017-08-14
陈烈汉 陶瓷艺术家、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副总经理1993年,我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美术系硕士毕业之后,进入了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工作,目前在北京也设立了自己的陶瓷创作工作室,对陶瓷艺术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并吸收各地陶瓷工艺精华,将之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30多年的积累,使得我对陶瓷技艺、陶瓷市场以及中国陶瓷收藏领域有了充分的了解。中国现当代陶瓷的发展肇始于清末民初“珠山八友”,这批艺术家最早将中国传统文人画移植到陶瓷上,开了文人瓷画之先声,将陶瓷艺术带入了新的境界。其后百余年,中国陶瓷艺术在老一辈陶瓷艺术家和陶瓷教育家的努力下,亲授技艺,薪火相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陶瓷市场的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
企业收藏:亿元艺术品背后的土豪集团(组图)2018-01-09
2017年春拍中,山东雷丁新能源集团以3.45亿藏购了黄宾虹的绝笔精品《黄山汤口》, 泰康集团以4945万拿下罗中立美术馆级作品《春蚕》,并在该场一口气拍下了包括刘野《朝阳》和王广义《黑色理性——病理学(双面画)》在内的6件作品。除了泰康为美术馆的建馆购藏以外,苏宁集团这两年也为即将落成的苏宁美术馆购藏了大批作品,仅就在AMMA2017春拍后给出的《企业收藏1000万以上的拍品清单(部分)》中,就占有了9件,其中包括超3亿成交的《五王醉归图卷》,相当出众。企业收藏的介入使得艺术市场的消费层次得到事实的升级,企业对美术馆级别藏品的追逐,也成为目前艺术市场上行最重要的驱动力量。近几年,受宏观经济波...
徐子钧:书法形态动感的感知之书法动静氛围形成(组图)2016-06-29
夜生台根(作者:徐子钧) 中国书法作为一门文字书写的艺术。但在文字产生之初仅仅是代替“结绳记事”的符号工具。但发展到后来却代替的“乐”成为“中国美学的基础”(林语堂语)。成为中国文人抒发情感的领地。更为甚者称“书法是中国艺术中核心的核心”(熊秉明语),成为直接体现“道”的精神的艺术。一切皆动,无物常驻。书法中亦是如此,动的事物才具有生命力。研究清楚书法中具有哪些运动的方式、方法,对书写者完善自己的作品有极大好处。一切皆流,无物常驻。物质的运动属性也渗透到书法的创作与欣赏过程中。正如汉代蔡邕《笔论》中所说“为书之体,须人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 若虫食木叶,若利...
“中心美术”的麻烦2012-07-30
中国是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北少南多的水资源格局还有可能进一步加剧。而北京则是水资源短缺的城市。据资料显示,北京市年均可利用水资源仅26亿立方米,实际年均用水约36亿立方米。北京每年增加54万人口,新增的刚性用水需求达6000万立方米。由于北京市人口快速增长,生活用水已占用水总量的44%,如果人口持续膨胀,南水北调的水量将被快速增长的人口所吞噬。好不容易从汉水流域之丹江口水库调水千里迢迢北上救急,水还未到,人先到,每年增加那么多人,北京的用水怎么可能够?今天的北京人口已经达到1972万,而北京市政府估算:北京人口的最大承载量是1750万。路上堵车成了家常便饭。尽管北京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六...
收藏当代绘画是出于兴趣2015-11-18
■商勇(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W:“做画的画商有自己的圈子和经营范围。在他们的观念中,所有新画(当代画)都是不行的。因为新画没有利润。而老画,比如黄宾虹的山水,在早年很多都是无偿送给人家的,你一旦有机会收到,其中会有很大的利润。而今天的好画家,基本进入了市场,随便送人的也已经很少了,所以利润不大。另外,近现代的老画,增值非常诱人。比如齐白石,上世纪80年代初才几百元,今天能卖出天价。所以在国内各大拍卖会上,当代画基本不是一个热点。”“我在开始时,是出于一种兴趣搞的收藏,但慢慢进入以后,先前的商业习惯开始抬头了,就会考虑到利润的问题。我结识了一个做近现代的画商朋友以后,就决心把所有的当代画...
疫情后再“读”美术馆(组图)2020-07-01
目前,各国博物馆、美术馆正有序恢复开放。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美术馆”“美术馆该怎么做”,这样的问题此时更值得反思。疫情加速建设了“无墙的美术馆”,未来,美术馆又将“如何从物理的存在之中跳出来”?在展出过程中,最为直接的对话存在于作品与观众之间;而作为此次对话载体的美术馆,其最大的收益除了高人流量之外,还有来自这种事件的影响。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不同的是,国内的美术馆没有更多的西方藏品用于支撑长期展示,因此“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带来的影响力对于美术馆来说可谓是昙花一现。更多的思考同时也由此展开。从全球的语境来看,这种展览方式存在着一种全球化与地域化的关系;展览大大削弱了美术馆在综合功能上的作用...
清代御医手稿重现记载500余偏方 估值高达2.1亿(组图)2017-05-22
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委员会供图 摄清代御医未刊手稿重现 记载500余偏方秘方中新网北京5月21日电 (记者 应妮)清朝嘉庆年间御医汪必昌所著《聊复集·怪症汇纂》手稿日前重现天日,其中记载540种(约650个)偏方秘方令人大开眼界。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原所长、博士生导师余瀛鳌,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冯世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史文献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郑金生,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先行,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姚伯岳等人出席了21日在北京的发布会。汪必昌,字燕亭,清代歙县人,生于1764年,卒年不详。汪必昌在嘉庆...
北京画廊故事之红门画廊与买得起艺术节(图)2012-09-24
宝鸡西周墓出土神秘液体 有学者推测为红酒2012-08-10
备受关注的宝鸡石鼓山西周早期贵族墓葬,目前共出土铜鼎、铜簋、方座簋、铜禁等各类西周青铜礼器31件。其中考古人员在对墓室北侧壁龛的青铜器进行提取时,意外听到一件青铜卣有水晃动的声音。有学者推测,铜卣中的液体应该就是中国最早的红酒“齊醍”。 宝鸡市古名“陈仓”,位于关中平原西部,是周秦文明的发祥地,自汉代以来,数万件青铜器在宝鸡不断出土,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刻内容之重要,均居中国之首,因此,宝鸡被誉为“青铜器之乡”,大盂鼎、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等闻名于世。  ...
清初徽商艺术收藏与画家生存状态略考(组图)2017-09-06
徽商对艺术的赞助与收藏算得上艺术收藏史上较为瞩目的一页,一方面反映出徽商在文化品味上的追求,另一方面也足以晓见徽商的整体经济实力。在明末至清中叶的时代经济背景中,因艺术经济的日趋开放,以售卖作品为生的画家也逐渐增多,通过考察其生存状态,从而更为全面窥探徽商在艺术收藏与消费中的强势地位。徽州的地理优势为从商提供了便利,“本府万山中,不可舟车,田地少,户口多,土产微,贡赋薄,以取足于目前日用观之则富郡,一遇小灾及大役则大窘”。徽州文人汪道昆则有诗:“新都故为瘠土,岩谷数倍土田,无陂池泽薮之饶,惟水庸为牺牺,即力田终岁,赢得几何。”面对粮食作物的贫瘠,田地的耕作自然不能满足徽州地区的自足。然便利的水...
影响私人水墨收藏的主要因素(图)2013-03-27
赵力 文赵力 “书画创作是中国艺术创作传统中的核心,尤其是当文人书画勃兴之后其价值和地位更是日趋重要。历朝历代对于书画作品的收藏都非常重视,因为书画收藏既有‘教化人伦’的社会意义,也有‘文脉传承’和‘烟云供养’的文化内涵。” 作为发端期的上世纪80年代,广东地区紧随深圳特区创立而率先经济腾飞,又由于毗邻港澳,人员交流频繁便利,文化相互影响传布,因此“港澳趣味”和“岭南气质”相互作用,形成了当时比较特殊的收藏风气。 上世纪90年代...
【名家话文化】谢永增:重视北京文化对乡村的辐射作用(组图)2019-12-24
重视北京文化对乡村的辐射作用——专访北京画院画家谢永增作者:陆旅星谢永增,1961年生,河北深县人。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美术展览,曾获全国首届中国山水画展银奖、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第二届全国画院双年展学术大奖、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铜奖、优秀作品奖等奖项,作品被多个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机构收藏,出版多部画集。记者:作为北京画院的知名画家,您觉得北京最吸引您的是哪些方面?谢永增:北京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她的文化氛围。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各种形态文化在此聚集,所以北京的文化概念涉及的范围非常宽泛,再加之厚重的历史积淀,使这座城市形成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