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被误读的“物派艺术”(组图)

被误读的“物派艺术”(组图)

2019-06-18 14:12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菅木志雄《无限状态》 木材、窗、空气、景色,1970年

菅木志雄对笔者说:“物体的存在,必然伴随着某种‘状态’,也就是‘周围”的概念。换句话说,物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定状态下的产物。这种状态的周围就存在着很丰富的关系。” 

吉田克朗也曾撰文指出:“‘物派’的名称有将‘物’作为作品的感觉,而我思考的是提示某种状态。因此将一个物体与别的异质物体并置,较之‘物’本身,我重视的是此时产生的状态”;“如果一定要有名称的话,我觉得‘状况派’或‘状态派’更合适”。

高松次郎和斋藤义重

从物派产生的环境看,由于物派艺术家主要是多摩美术大学的学生,我们可以从对他们产生重要影响的两位多摩美术大学教授高松次郎(1936—1998)和斋藤义重(1904—2001)的作品中看到,物派的灵感源泉主要来自他们对空间的觉悟,而不是对物质性的表达。

高松次郎是重要的日本现代艺术家,被称为“物派的前夜”,相当于马奈之于印象派的关系。他在1962年至1963年间展开以探索行为艺术和偶发艺术为主的活动,对日本现代艺术产生重要影响。高松次郎于1964年之后开始平面绘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影》系列。二战之后的日本一直处于战败的阴影当中,随着这种心态的扩散,民众心理产生了对现实的怀疑,随着这种心态的扩散进而对日本的文化与文明产生了怀疑。高松次郎以《影》系列来表现这种错觉的心态,作品通过对“视觉与实在的矛盾关系”、“视觉与实在的不一致性”等课题的研究,始终都在探索虚无性与实在性之间的关系。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