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南怀瑾于我们的意义(组图)

南怀瑾于我们的意义(组图)

2022-07-01 20:48 文章来源:乐清市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赵:相比较嘛,文化对经济的落差。经济可以异军突起,文化是渐进式的。不过,有些事我们也得自己心里明白,人家说的并不是都没道理。

史上我们地偏一隅,且山阻水隔,中原的文明之光普照到我们这里已是南宋朝了。长期来的天高皇帝远,社会的组织化程度和规则规矩意识相对低一些,薄弱一些,而所谓的随意性或者说野性也就多一些。

再一个我国的文化传统是讲“仁义礼智信”,而永嘉学派提倡的是“经世致用,义利并举”,这理念不一样。

其三呢,1980年代出去的人,大都是农民,脚上的泥巴都没洗干净,有的甚至连普通话都还不会说,上来就跑供销去了,十几万人呢。也因为当年太穷了,开始时的吃相可能也并不太好看。

没文化在我们手里要变成有文化才是。

知道了他的难,就会懂他的隐忍,他的境界

孔:南先生出身在乐清,但从十七岁离家后就一直没再回来,社会上猜疑也比较多,您是怎么看的?

赵:我在《一座燃灯塔》里提到这事,说他回乡已没有可以说上话的人了,这会是另一番的孤独。也说他超然物外,是一个脱俗的人,故乡已是他放下的思念。其实,我还有未尽之言。

他也思乡,也关心故乡呀。记得一次我带乐清的航拍地图给他,他高兴呀,手里那拐杖一一点着他熟悉的地名,“哦,这是平山头,这是峡门堂,这万岙堂。你是湖横人,门前有条乐琯运河,仙师岩有个刘默刘仙师。”他记得很清楚。我第一次见他的那晚上,向他报告“三禾文化俱乐部”“三禾读书社”,说到乐清富起来了,但也认识到富不等于贵,因此提出了“由富而贵,以文化之”和“为生命的厚度而读书”的理念和要求,老先生老泪纵横,他说想不到乐清有如此清醒的认识,连声说“了不起,了不起”。南先生对家乡的爱是爱在骨子里,文化他看得很大很重,尤其是一个地方的教化和风气。他说钱是钱,文化是文化,文化不跟上去,有钱也不见得好。

孔:他是从最根本的文化成长上看家乡的变化,他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赵:是的,他是有大视野的人,再说得破一点,他说自己是“生于忧患,死于忧患”的人,从高处看我们,看得远、看得深。

至于说他老死不回家,那有谁设身处地的想过他的难和无奈。他年轻时,在台湾回不来,回转大陆,定居太湖大学堂,已快近九十,都耄耊老人了。另外,他虽名满天下,但仍是一介布衣,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书生。回乡?七十多年了,世道人心连同他那几间几经变迁的老宅子,都已变得人生地不熟了。回乡真的能如诗一般的美好?真能称心如意的了却一番心愿?谁能把他靠起来?了解了他的难,才知道他的隐忍,他的境界。

孔:那天讲座您说在2012年6月底,南先生参加太湖大学堂的国际实验学校的首届毕业典礼,还作了演讲,给小学生们“临别赠言”,这是他平生的最后一个演讲。您说在听他演讲的时候,几次热泪盈眶。

赵:感动呀。九十五了,年初他就说自己今年过不去,要走了。油将尽灯欲枯,微弱的火苗发出的却是强烈的光芒。给小学生们一讲一个小时,你说他为名吗?他名闻天下,逃名都逃不掉,还在乎这小萝卜头们的戏。为利?一条金温铁路,投资数千万美元,通车后,功成身退,一分利益不沾。南先生的境界,我辈难望其项背呀!

辛弃疾有句诗叫“此身忘世浑容易,使世相忘却自难”。南先生走了已经十年了,不是使世相忘,而是使世难忘。乐清人对他的认识日渐加深,议论、评价他的格局变大了,变好了。人未还乡道还乡,人、道都很香,这是很好的事,虽与南先生已无关系,但跟乐清自己有关。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