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画到无人爱处工:黄宾虹丑中有美说刍论

画到无人爱处工:黄宾虹丑中有美说刍论

2015-04-16 08:46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类乎将“丑”引入书法审美高端的现象,不是突然莫名地出现的。在诗学艺术中,有陈师道在其《后山诗话》的“诗文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丑毋弱,宁僻不俗”说,也有“诗到无人爱处工”说。

“无人爱处”不就类等“丑到极处”吗?如果“丑到极处”是书法审美的最高端,那么“无人爱处”可以说也是诗学审美的最高端。

“诗到无人爱处工”,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名句,然而第一次感悟并予以表述的还是北宋苏东坡,那位吟唱“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老夫子。

苏东坡、陈师道、陆游都是诗界神圣,我相信他们这种令人诧异的体验绝非哗众取宠或无中生有,他们都站在诗学审美的最高处,一定感受到审美高端的寒冷。要不,他们说不出这类有悖常识而又直指人心的话。

刘熙载老夫子执教鞭于上海龙门书院,他关于“丑之极处即美之极处”的书学论断与他被赋予培育八股学子的职志显然不相称。我想,黄宾虹专门为他这一论断写一篇专文,而且将“丑”引入画学领域,九泉之下的他也可无憾了。

黄宾虹早就感到审美高处的寒冷了。1920年代《东方杂志》主编徐珂的杂著就给了黄宾虹一席之地:

今之鬻画者可得多金,而黄宾虹(谼)乃无润格,惟作画以赠戚友,人品之高,一如其画也。壬戌(原注:中华民国十一年)秋冬间,尝为予缋《天苏 阁》《纯飞馆》两图,沈雄浑厚。更观其论画之言,可知其宗尚矣。其言曰:世俗以水墨淡雅为气韵,以笔毛干擦为骨力,遂入歧途,盖学四王而徒袭其貌耳。墨法 高下,全在用笔,以万毫齐力为准,笔笔皆从毫尖扫出,借中锋曲铁之力,由疏而密,二者虽层叠数十次,仍须笔笔清疏,不可含糊,浓淡干湿中,处处是画,始非 墨猪,用笔有力,始非春蛇秋蚓。然亦不可太过。沈石田、唐六如、文徵仲皆吴人,生于文弱之区,观其笔墨,何等沈雄桀骜,毫无娟秀靓好,如所谓修饰涂泽者, 乃能震耀千古。其后效之者,渐即于轻秀浮薄,太仓、廉州、石谷虽变其法,而弱已甚。麓台起而矫之,自谓笔下有金刚杵,究不能脱尽修饰涂泽之迹,虽雅而不 沈。有清一代,专师石谷者,十之八九,凡园林小景之红桃绿柳,朱阑画舫,观者醉心。若复岭崇峦之规矩森严、笔墨酣饱者,即视为北派而鄙之。今画之日就衰薄 而为艺苑厌弃也宜矣。明人从石田筑基,尚有骨力,清人徒宗石谷,虽得貌似,去古益远。此真名论也。宾谼,歙人,名质,字朴存,有《宾虹杂著》,癖金石,藏 古印至千数百方之多。

黄宾虹知道要摆脱寒冷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曲己徇人,“放下身段”,迎合世俗的审美趣味。然而历史的使命感促使他没有这样做,他仍然走那条“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有我在”的石涛之路。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