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王非创作了《虚壳》系列,显示出作者深思熟虑的创作意图。其实,统观王非的创作,就会发现一直有着一种否定的意识隐藏在他的作品中。即便在他的神话(包括着一定的宗教题材)和乡情系列中,这种否定因素也是非常明显的。否定因素表征着一种叛逆精神。但是,在王非的创作中这些叛逆性质的否定因素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可以承载的题材。将之运用到神话和乡情题材中,有些形式和内容显然并不匹配,因而绘画语言是分裂的。《虚壳》系列显示出王非找到了适合自己所具有的否定性语言所欲言说的内容或主题。这些作品主要表现了个体的人。这些个体的人又非具体而是抽象的。王非把握着普遍性和个别性的尺度,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又是特殊性。个体的人在王非作品中被扭曲了、融化了,或者像是被挤压机所挤压后的形象,或者是被溶化剂所化合了的焦油和被烧焦了的残骸一样的东西,这些形象从实质上很好地贯穿了王非经常在不自觉中所透漏出来的一贯的紧张感。这种紧张感来自被压榨和被扭曲所产生出来的背叛冲动。
那么,王非究竟寻找到了怎样的题材呢?或者说他欲言说的内容究竟为何呢?我认为是“异化”。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物化(异化)无所不在,其结果是将人的主体性淹没掉了。为此马克思提出无产阶级革命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克服物化意识,也就是克服异化。所以,人的主体意识的解放就是世界变革的惟一目的。我们所存在的社会存在不存在异化呢?显而易见,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作为一个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中国,想逃避弥漫全球的物化是绝对不可能的。现代化的进程、城市化的速度,随处都掩藏着战争的欲火,这一切无一不把人搅进了急速旋转的物化“水泵”之中。因此,王非对“异化”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2004年的王非写道:“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物资的贫乏和精神的集中,造就了经济发展后贪欲的极度膨胀与精神、信仰极大的萎缩,这种物资与精神的严重失衡,会将一个人击碎,灵魂也不知去向。”需要说明的是,我将王非原文中所使用的“物质”改成了“物资”。在社会学和伦理学中物质与物资有着必然的联系,而物化指的是物质化。物质与精神相对应,物资是具体化了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