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书法 > 姚国瑾书法作品欣赏

姚国瑾书法作品欣赏

2016-01-15 10:47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n18427131_small.jpg

二、

南沙先生是一个具有艺术思想的学者。其艺术思想主要源于学术思考、书艺实践、以及人生感悟等方面,这决定了他对艺术理解的深度和高度。

作为传统文化的精粹,历代士人于书法意有独钟,因而也不乏具有学术价值的思考。道艺之关系正是关于学术与艺术的核心问题之一,同样也是现代学术界面临的问题之一。道艺关系原本为传统文化观念,而与书法无关。但此种观念后来被借用为书法理论,并逐渐成为士人们对待学术与艺术的态度。“道”在古代是一个很玄妙的概念,“道可道,非常道”,“可道者,非道也”。尽管“道”的含义很难准确概述,但毫无疑问,它是士人们追求的一个目标,它属于超越形式、超越具体物象的概念范畴。先秦儒、道两家,皆以得道为尚,儒家提倡“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庄子《外物》则有“得鱼忘筌”、“得兔忘蹄”、“得意忘言”之论。至魏晋时期,王弼以老庄解《周易》,又有“得意忘象”之说。庄子、王弼的得之忘之的思维模式与“即器以明道”的方式异曲同工,盖古代士人视道、艺之关系为本末无疑也。推及书学,也是如此。“道成而上,艺成而下”,这正是传统文人对于书法之态度。南沙先生于此问题多承继前人成说,此由其所接收传统文化之熏染所致,也与其立足于大文化立场对待书法之态度相关。然此观念决不涵有轻视艺术之意味也。

南沙先生对于道艺关系之态度并未妨碍他对于书法本体之思考,相反,他的国学基础与文化底蕴使其理论思考更有价值。对于书法的观照,从技术层面到哲学层面,又从哲学回归到技术,从而给予技术以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这是一个辩证的过程。从书法的表现手段而言,除了技法还是技法。而从其作品效果而言,除了形式还是形式。南沙先生对于技法与形式问题都有深入思考,他以为书法的形式并非单纯的外部构造,而是包括外部构造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味,这种文化意味是体现中国传统审美的、表现士大夫精神与文化品格的意味,这是形式所包含着的文化意义之所在,是书法灵魂之所在。同时,他以为西方的艺术学、美学的理论只可以借鉴,而不可生搬硬套,如果没有深入研究书法所生成以及孕育的环境,不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那么即使再完备的外来的理论也会显得隔膜。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