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超当代:中国当代艺术的新方位

超当代:中国当代艺术的新方位

2017-10-11 07:49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在这里,我们还要略微讨论一下当代艺术的批评与理论建构问题。在这一领域所面临的挑战,远比我们想象的尖锐得多。我们不妨先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从批评家的文字、话语中剔除掉西方当代艺术的观念、逻辑乃至词汇的话,那么,还剩下什么呢?答案不言自明:不是所剩无几,而是一无所有。检视当代艺术批评理论,可以看到,“全盘西化”之弊不仅突出地表现在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写作中,也漫漶于抽象艺术、女性主义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行为艺术的批评及策展理念中。当下的几部中国当代艺术史著作,无论是体例、结构,还是理念、标准以及行文,几可视作西方当代艺术史的影印件。这类著作,既忽略了中国当代艺术所特有的形态、类型、文化属性、价值取向与现代性路径,又缺乏基本的历史观。一幅当代批评的末日图景由此浮现出来:文化态度上的犬儒主义、价值上的全盘西化以及人格上的机会主义。从根本上讲,中国批评家从来不具备本土艺术批评体系建构的文化自觉,更谈不上这方面的美学雄心,所谓的“拿来主义”,业已成为他们想象力贫乏的遮羞布——以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现状计,这类字眼并不算恶毒。然而,问题在于,批判并不能替代建构,而今日之中国当代艺术,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原创性的基础理论与批评体系,道理很简单:原创性理论是中国当代艺术主体性建构的基石。我一直以为,中国当代艺术理论建构有两个可以依赖的传统:其一,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传统。依“中国的古典即现代”之说,古典传统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其二,中国现代美术传统。百余年来,中国艺术家在处理中与西、古与今问题上表现出了卓越的智慧。在他们的构想、策略与方法中,中国美术完成了由审美现代性向政治现代性的转换,积累了丰富的现代性经验,成功地在西方现代性之外开辟了“另一种现代性”的胜景。筑基于此,一个理念是值得信赖的:从本土经验而不是从西方文本出发,将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理论完成自我超越的必由之路。

凤凰古镇,地处湖南西部,其势西托云贵,东控辰沅,北制川鄂,南扼桂边。沱江蜿蜒如带,穿城而过。环河两岸,庙祠馆阁、旧时民居、石板街道、吊脚木楼鳞次栉比,舒缓地演绎着古城的春秋人文;环城四周,青山叠黛,嘉木供碧。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将之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在沈从文曼妙的文字中,凤凰古城以“边城”的身份,连同它所拥有的边陲风光、缱绻凄美的爱情以及淳朴良善的人性之美,早已蜚声海内外。沿卧虹桥拾级而行,时而能嗅到边城的气息。如果留心倾听,似还能感受到一代国学大师陈寅恪思考的节奏;而微风掠过山水的姿态,不正是国画大家陈师曾、黄永玉笔下的诗意吗?立足远眺,我在感叹之余坚信:凤凰古镇的山川锦绣,人文之盛,既是吸引中国、法国、意大利、瑞士、西班牙、卢森堡等国艺术家云集于此的理由,也是“凤凰艺术年展”全体参展艺术家共同塑造“超当代”主题的底蕴与资源。

如果说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历史就是一部奋斗史的话,那么,今天中国美术依然在奋斗,“凤凰艺术年展”为此加注了一个堂皇而坚硬的时代注脚。总体而言,“超当代”旨在建构与西方当代艺术和而不同的艺术标准和价值体系,担负起探索全新艺术方位与路径的重任,在超越当下乱象与困厄的过程中,塑造出面对未来的新思维、新方案。比前辈们幸运的是,我们不再是孤独的奋斗,而是和不同国度、不同族群的艺术家们结伴而行。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