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中国的景观与自然中的异托邦(组图)

中国的景观与自然中的异托邦(组图)

2018-01-11 09:04 文章来源:美术报   作者:厉亦平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mszb2018010600023v02b001

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Guy Debord)曾宣称,自 1960年代西方已经进入了一个景观社会,而这个景观社会恰好是伴随着大规模的商品消费这一历史趋势而出现的。从某种角度看,中国从21世纪开始同样进入了景观社会。但是,中国的景观社会同西方有较大的不同。

对中国而言,景观不仅指的是大城市的景观:商品、广告和媒介等作为城市面纱的景观;还指向许多中国所特有的人造景观,诸如主题公园、城市公共艺术、雕塑园乃至广义上的中国所特有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等等。

这些现代景观的建构同中国的传统的自然和风景概念有何区别?它们之间在哪些方面有继承创新,在哪些方面又有断裂呢?在中国,景观社会的出现,意味着新型大都市的普遍崛起,是不是也意味着传统自然、乡村及风景的消退呢?也就是说,景观社会的出现,自然和景观的关系如何?自然该置入何处?或者说,城市景观是不是一种新的自然?本文通过“重返风景”文献展及同时举办的国际论谈,听专家怎么解读“心中的风景”。

近日,“重返风景”文献展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落下帷幕,而由此引发的讨论还在继续,不难从此次展览中窥见对于“自然和景观关系”的认识,展览空间分成一明一暗,构成貌似矛盾并置的异托邦。

明空间里,呈现3位从人的角度(艺术家、社区居民)出发的艺术实践。艺术家或与人打交道,梳理在地社会历史脉络,或与由物及人,用物来构造不在场的、虚构的社会关系。两种向度在作品《城市魔方》的结构中相互折射,构成反思都市化,勾连集体记忆的装置。艺术家建构情境,让社区关系再发生,共同想象新的地方。

暗空间从此在转向存在,从个体与社会,通向人与自然。这里的自然并非西方工业化所构造的文化与自然对立下的自然主义,而是从万物有灵和创世的角度,把人视为宇宙中的一种信息。在两件作品中非人的声音营造绝对场所里,人不再是施为者而是被造物。一明一暗两个空间并非相互隔离,日常生活实践中展开的活的空间突破现成景观,异质的时间相互交融,打开多元自然的想象,照亮现实场所里不可能的潜能。作品《存在巨链》、《.zip》(压缩)和《城市魔方》从分量和感受上实现了巧妙的平衡过渡,这几个作品主体间用异托邦并置或拼贴来形容是贴切的。

展厅亮空间和暗空间并置,相互批判且互为存在:《存在巨链》的感觉是人离开了世界,是另一个尺度上的废墟,最后的演出,有点像在说宗教拯救的力量。《城市魔方》等强调社区在地参与的作品,也并不一定是全然真实的,也如异托邦说的“异托邦的重要特征是它有‘创造一个幻象空间的作用,这个幻象空间暴露了每个真实空间其实更加虚幻’”。《.zip》(压缩)希望邀请人们进入后工业时代的地下废墟,发现人类的另一种形态,世界的另一种可能。要让做这几类作品的人形成对话,从观看顺序上,从亮厅进到暗厅,最后还得从亮厅走出来。

丰饶与枯竭:二十一世纪的自然形象

“海德格尔对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进行了艺术的描述,他说‘我们面临的风险不是技术带来的,人们还没有使自己适应新的自然。’”

小说《道路》描述了一个事实,自然已经越来越衰老,对人类越来越漠然,人类也在自然的神秘性中迷失了。生活在神秘的世界里,我们为自然的神秘而歌颂。这本书描述了20世纪大自然的形象——枯竭性,这让我们想到了海德格尔对于浪漫主义的描述,既有自然的困苦,也有对自然的期望,对神秘性的一种展望。

自然的哲学很早就意识到它的力量、复杂性、甚至其对人文关怀的漠视。18世纪以来,人们便觉察到自然与新兴工业社会之间存在冲突。但直到最近,人们才将此冲突置于这样的背景假设下进行考虑,即自然具有恢复力且取之不竭。

直到半个世纪前,人们终于意识到,人类的经济发展会对自然造成破坏。他们还愈加感觉到,维持人类和其他生命形式的自然生态系统可能失效。但这种意识还没有完全动摇此前对自然更为乐观的态度。其结果是,公共文化向我们展现出矛盾的自然形象:一方面,自然以其原始的美貌和力量持续存在,但必须得到保护;另一方面,自然生态系统已经崩溃,人类和动物生存的可能性急剧削减。

边界的消融:城市景观雕塑的演进与发展

“公共艺术的发展与中国城市化进程紧密相关。”

城市景观雕塑是指为城市景观而设计、制作、设置的雕塑作品。城市景观雕塑的设置往往是出于对城市地方、地点、场所、空间的一种美化,或对这个地方、地点、场所、空间所具有的场域精神进行诉说的一种艺术手段。

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被学界划定为新时期。新时期中国城市景观雕塑发展和演变经历了承传期、转型期与勃发期三个阶段。在这一时期,无论从政治、经济、社会还是文化方面,中国不断处在变革之中。特别注意的是,城市的发展也逐步进入高速期,这为城市景观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事实上,对城市景观雕塑的设置、利用一直持续不断。在城市景观的创造过程中,除了以建筑为空间主要背景的景观之外,雕塑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元素、重要节点,包涵了丰富的人文含义,透过雕塑在景观、公共空间中的发展和变化,我们能够窥见中国景观社会所发生的变化。

对于当代意义的思考

不同的呼唤:自然和景观

“在这个世界上,已没有任何空间、时间、主体或客体能够幸免,不被转化为景观。”

自然和景观是两个相互排斥的概念,对主体的两种不同呼唤。人对自然的观照,自然对人的呼唤,是一个事件时间点,因为它打破主体的感知惯性,引发认知和审美断裂,使主体从当下日常世界抽身,转向无法言说的无限,从存在外部领悟生命意义,以超越的眼光反观世界,在尼采式的永恒回归和生生不息的感召下,迸发创造力。

景观则截然相反。作为仿真和商品,景观阻断主体对日常生活的超越,使其服从当下世界的律令,往返于没有历史和文化积淀的空间。景观对主体的呼唤,使主体收缩、虚空、物化、丧失创造力,成为具象和感觉复制链的一部分。

这一切说明,自然不复存在,只剩下景观。我们是在两种意义上谈景观:一是指迪斯尼化的主题公园和仿真景观(拟像),二是指商品化或市场化的自然风景和观览胜地。前者展示的是一种超真实的真实,没有原件的抄本;后者展示的是异化的自然,当作商品消费的自然,被剔除了时间和距离的自然。

任何景物、时间或现象,一旦成为景观,就不再具备自在自发的独一性和真实性,而是一种类真实或超真实的复制。在当下世界,包括媒体、出版、文化生产在内的一切社会领域都已市场化,成为资本帝国的殖民地。横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事件之间的都是资本关系,商品和物化关系。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