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杨佴旻:为中国画缔造色彩的魔力(组图)

杨佴旻:为中国画缔造色彩的魔力(组图)

2018-01-22 10:50 文章来源:新浪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杨佴旻《秋》2015 69.8x45.5cm 纸本设色杨佴旻《秋》2015 69.8x45.5cm 纸本设色

一切皆源于色彩的魔力,色彩的变化本无有穷尽,更何况那如风中天际白云般自由无碍的心——你应该好好观读一下佴旻笔下的蓝天白云,那简单之纯美美到无物之境!但中国古文人笔下是什么呢?写意的天空,被暗示的天空,被清高衬托的天空,对应着一颗无趣的宦海失意的心!难道用留白就表明了天空的存在吗?天空并不那么空!你见过有哪幅传统的水墨画这么耐心的描摹天空?它竟对蓝天白云这种无限寥廓的真实的美视而不见。油画自然很能表现天空丰富的色彩和层次,但可惜油画颜料却很难实现色彩和画布的交融,无论如何,它没有色墨与宣纸这种渗透互融的温润之德!极纯之蓝!极洁之白!被遮蔽的天空被眼睛再次发现,瞧,通过如此的蓝天白云,我们把天空的归还了天空,亦归还了人的心灵。而天空亦把它的无尽意回馈给我们,杨通过无痕的技艺,我们看到了画家至纯而喜乐的心。所谓,墨分五彩一说,是中国绘画传统理论中,对追求并相信技术的一个重要论说,但是,对于今天诸如杨佴旻等水墨艺术家,如果一墨分五彩,五彩又分几彩呢?有多少种红?多少种蓝?多少种紫?古人曾带着镣铐跳黑白之舞,而在五彩墨色中意欲穷极表现而至自由,这是历史的幽暗,旷古的寂寥!而今日之艺术家又何其幸也!

获救之物:本质与诗意

谈论色彩我们能谈论几分成色?色墨不言,自呈无限底意。我注意到佴旻之蓝,神秘而蕴含柔情;我观佴旻之红,恣意而不滥情;我赏佴旻之紫,高贵而不倨傲;我睹佴旻之褐,神秘而寥廓无际。有时,杨偏爱用玫瑰红,画家有情,而玫瑰亦有意,他爱它,它就静静开在瓶中,绽放于窗前,那玫瑰又似乎在报答画者之爱,似乎画家是种下它,而不是画下它。有时我思睹那玫瑰,觉它充满诱惑,那自然是非肉欲的诱惑,那似乎是有一个神秘之人在另一个世界的窗口摆放的一个信物,它提醒看到它的人,可以到那画里的世界去。我看佴旻的太行山图,见他用大量的赭石色系表现太行,于我有限的美术识见,赭石在中国画色系中本常做配料色之用,但在杨这里使它恢复了色彩的本相,当他大胆的大面积晕染太行时,它的太行是彩色的,它的赭石之土石,是彩色之歌吟。他这次是用简约而诗意的纯色写下他幻想中太行形态和梦幻。我终于发现色墨于佴旻而言,实乃他借物言志的诗句了。因此诗画源这一古老说法,于佴旻这里重获了它崭新的意义。

什么是艺术的真实?艺术的真实必须包含艺术家的态度。艺术不是对现实描摹照本宣科,不是画得很像而已。我见过一个名头不小的艺术家自夸他画爱因斯坦画得像,我不认为这值得炫耀。艺术家的创造必须有一种态度,一种目光,一种可传达的态度和可共享的目光。说艺术家通过作品教育世人是不妥的,但艺术的确具备启发之功能,让世人看到凡俗眼未见之相。因此此间艺术家素养和修为就至关重要了。这决定艺术家将唤起物性中什么样的本质。因为粗鄙的艺术败坏人心,而美好的艺术则给我们以慰藉和鼓舞。在杨看来,本质是一种高度浓缩的诉诸于直觉的艺术气象,它即包含趣味也包含对趣味的体悟。它是一种如此真切不可替代的东西,因此杨自有其对艺术好坏判断的决不妥协的标准。

一花一叶,一几一案,一盘一盏,佴旻好多作品取材于静默之物,但有心人所见,凡其下笔之物,皆新鲜且充满活性,懂他的自然会懂,佴旻所绘者岂是状物,实作诗也!其诗不弄玄虚,闪动的都是物自体的光辉,他把世人寻常所见,皆赋予一种崭新的陌生,提醒你对身边物重新识读——特别被你久久忽略的美!我以为从诗学的角度查看,佴旻笔下之“诗”,极肖里尔克所主张之“物诗”。须知,言之(下笔)无物将使我们落入虚无的可怕陷阱,凌空虚蹈,我们必将坠地粉碎。靠观念,靠语怪力乱神,中国当代艺术之路只能走入歧途。意识到我们自己将消失,所谓艺术家做为个体也终将消失,就必须为自己的艺术作品日后的孤存负责。不错,作为创造的艺术是孤立的,这也是艺术家的孤独原因,但也惟其如此,艺术必须依存于物,并循物之形迹求索物之本质的飞马,方有希望抵达远方的神之居所。所以,如里尔克这样思绪深沉之人,也要从物诗开始,并格物而致幽微悠远。当然,此间所述艺术家对物的依存并非指衣食住行之需,而是作为创造者表现对像的物之为物的某种本质诗意的东西,于大诗人里尔克如此,于所有艺术家面向物的唤醒无不是如此!所以,物是人之所处世界初始和构成,人本身亦为物,杨的笔下,人物亦是有物性的。须注意,他笔下之物,非素描之物,非油画之物,乃色墨之物,物之魔力在于本质,本质之力量在于发现,发现之力量在于表现,表现之力量在于技术,技术之力量在于琢磨。杨笔下之静物自有其生命之喜悦,脱逃于传统痼疾,焕发崭新之觉悟。我以为这是杨佴旻静物作品的大贡献所在。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