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文艺复兴 欧洲独一份?(组图)

文艺复兴 欧洲独一份?(组图)

2018-03-06 08:32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邓沛东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微信截图_20180227095730

孔雀王朝的雕像

我并没有以试图解释所有这些回顾历史和跨越式发展的阶段作为开始;辨识“其他文化”中所有相关因素会是一项宏大的工作,因为其原因是复杂而繁多的。但无论如何,某些想法还是产生了。很明显,一个重要因素是财富的创造,它不只导致了交易,还带来了巨额的奢侈消费,而这影响了对科学和艺术的追求,更不用说生产和交易的增长。像丽萨·贾丁所强调的那样,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和与东方贸易的开辟中,这一经济因素的意义十分重大。之后又有了统治者和他们宫廷的支持(包括教士的宫廷),比如,在孔雀和笈多王朝的印度,在欧洲的加洛林文艺复兴,以及在伊拉克阿拔斯王朝的“革命”中,这些地方同时都是贸易的中心。对这些财富和休闲的享受可能基本上限于社会的上层,对下层的影响几乎没有,白益王朝的文艺复兴看起来就是这样,甚至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也是,尽管盛会和演出的对象群体更加广泛。这也产生了政治维度上的影响。政权的变化自身可以引起突破发展,例如在法国和英国革命中。

因此我想要和复兴联系起来的有两个概括的方面,首先,让人有能力回顾过去的识字能力;第二,贸易和经济的繁荣,它们提供了回顾过去所需的闲暇时间。大部分我所提到的这些阶段中,存在着通讯手段的扩展,例如在书写、印刷、纸张或类似进步的最初发展。另外,还存在特定的自由度将知识人从固有的宗教议题中解脱出来,投入到——至少在某些领域——更灵活的世俗知识当中。并且,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商业的成功,建立了与外在世界的联系,增加了足够的财富以维持追求艺术和科学活动所必需的“闲暇”。文艺复兴最初是富人的,但也会向下渗透。这些就是所有复兴背后共同的因素。

我之前把这样的“重生”与文字联系起来。但很显然,与书本不同,物体可以不借助书写的帮助而被后来的人所复制,比如陶瓷器、金属物品和建筑。一个人几乎可以发现罗马建筑的复兴(比如在罗马风格建筑中),它产生于罗马建筑物的持续存在。毫无疑问,这样的一场更新发生了,可能是刻意地采取了古董主义的形式。但这一过程在书写被发明之前,不太可能获得普遍的重要性。在任何情况下,它只会构成一个文化复兴之很小的部分,是汤因比所关注的那种部分的重生。

所有这类复兴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信息流动的增加,特别是文字书写方面。并不是所有回顾历史的案例中都存在这一情况,因为关于超自然内容的著作更多地发挥着保守的影响。但也存在着世俗知识的积累。对于所有的对历史的回顾而言,识字能力和书面文字的重要性的问题是最基本的。但同样重要的并不只是简单的书面文字的存在,还包括文字流通的程度,特别是当我们处在由少数人占据读写的能力到大多数人都拥有这种能力的更“民主”的社会这一过渡期时。信息流通的增加可能部分地依赖印刷,比如在意大利或孟加拉文艺复兴中,中国的唐宋时期也是如此,但这也随着所使用的材料而不同,例如,在1世纪的中国和8世纪的伊斯兰世界以及之后欧洲所发生的向纸张的转向。这种由植物或废料,而不是之前在欧洲所使用的昂贵的羊皮或纸莎草,所制成的更便宜的材料意味着书籍可以被提供给更广泛的人群。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当然是书写的内容,特别是其所使用的语言。在许多并不讲阿拉伯语的地区,伊斯兰世界的识字率由于必须使用这种语言来书写而受到阻碍。中世纪时的欧洲也是如此,高等的读写能力关注的是对拉丁文而不是各种方言的学习。这种对另一种语言的偏好很显然与宗教联系在一起(比如伊斯兰教与阿拉伯语的联系),它要求将圣书或礼拜仪式所使用的语言置于特殊地位。这在欧洲造成的结果是直到文艺复兴早期,读写能力依然主要掌握在神职人员手中。在英格兰,13世纪之前,一小拨拥有读写能力的精英分散在大量的不识字的人口当中。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并非总付诸书面,而掌握读写技能涉及学习一种精英的、通常是已经死亡了的语言。在文字世界中,精英语言逐渐让位于方言,后者一直是普通会话所通用的,但对于人文主义者和许多文艺复兴学者来说,拉丁文依然是“博学之士”的语言(极少有女性掌握它)。甚至在今天,剑桥大学(直到1947年还不向女性颁发学位)在授予荣誉学位的推荐书和背诵学院祝祷词的时候依然使用拉丁文,不是作为口语,而是作为书面语使用。之前在拉丁文和方言之间存在着间隙,前者是书面语言,后者是口语,但现在这种情况基本上已经不复存在。古典阿拉伯文对于穆斯林,希伯来语对于多数犹太人(在获得重建的以色列国除外)也是如此;在更早的时期,对于“博学之士”,经文的或书面的语言优越于口语。文艺复兴改变了这一切;的确,书面语的方言化早在但丁用意大利文、乔叟用英文写作时(很久之前还有盎格鲁–撒克逊诗人)就已经开始了。但在中国,这个问题从未存在过,因为汉语文字不是表音的,可以用不变的形式表示任一种语言,包括正在变化中的;在书面语中则不存在类似的古典和方言之划分。

此处的论点是:读写能力的性质本身,用书写的方式保存不可见的会话,或者更确切地说,“变化了的会话”的发展,意味着总是可以有回顾,不论是发生在艺术领域——回顾荷马或莎士比亚;在科学领域,回顾亚里士多德或达尔文;或者是在宗教领域,回顾圣书。因为文字已经成了一种有形的物体。在科学方面,我们回顾过去的部分原因是为了在早先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但在艺术方面是为了赞美和表现已经取得的成就。在宗教情景中,文字被认为是神圣的,我们经常向前回顾甚至更长的历史时期,不是为了构建新的内容,而是为了保守,以及为日常生活寻求指引。但尽管这种回顾可能导致宗教改革,它本质上还是一个专注于恢复永恒的上帝之言的过程。当然,文字社会频繁地回顾过去,目的是为了按照事物的本相或者它们应有的样式来保存这些事物。这种保守主义在宗教领域中尤其典型,甚至例如西欧的宗教改革就牵涉回到《圣经》的真正宗教信仰;再一次地,宗教改革是一个历史上独特的事件,但在社会学的意义上则不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也经历过这种回到经典文本的改革。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