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兴 郭味蕖 1962年 138×98cm
与日常民生相关联的柴米油盐肯定是为文人雅士所不齿的俗物,传统绘画题材中也有以田园农庄、农器果蔬为题材的花鸟画,但都是从民俗风情这样的角度来表现的,并没有走出传统的藩篱,那么在二十世纪中期这样一个文化环境中,果蔬与农器才真正成为花鸟画取材的重心,如何从深层情怀观念上来转变其精神内涵,这是郭味蕖所面临的时代课题。郭味蕖是一位有着浓郁生活情趣的艺术家,他发现了百姓日用器物的美,用花鸟画艺术的形式来描绘出来。齐白石还只是偶一为之,郭味蕖则更加集中专注并且拓展为一种独立自足完善的体系,他的取材范围囊括了农器家什、庄稼牲畜、果蔬篱笆、田舍院落等事物。把这些俗不可耐的、与日常民生相关联的家什描绘出来,并没有给人以粗鄙丑陋之感,反而透射出浓郁的生活气息与人文意蕴,独具一种纯朴之美,并以此摸索出了自己鲜明的风格,营造了全新的意境。那弥漫着果实的香味的《秋味》、《蔬香》,卧在篱笆下面悠然酣睡的猪的《午梦》,刃部泛出青光的《银锄》,这些都是劳动者的“上手”事物,蕴藏着他们生活世界的全部,包括丰收的喜悦,收获的希冀,播撒的期待,辛劳与汗水、情趣与信仰,都刻录在这些“上手”事物中了。《麦熟时节》中农器上黏着的泥土记载着农民的辛劳,《归兴》中斗笠上插着的野花透出劳动者的浪漫情致,《以农器谱传子孙》中对于农器的赞美与敬畏之后透出的是对于农作耕种生存方式的稳定感受与信赖。通过这些事物,虽然没有人物出场,但是我们却可以从中读出劳动者的全部生活与人性,他们从耕耘到播种再到收获这样一个完整的生活过程,这种代代相传的农耕生存方式,已经感性的呈现在我们面前。通过这些工具,郭味蕖描写的是人的生活,是农耕文明孕育出的人性,通过一滴水来映现整个世界,从郭味蕖的花鸟画中我们读到的是劳动者完整的生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