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浅议唐代“凹凸花”所带来的视觉感(组图)

浅议唐代“凹凸花”所带来的视觉感(组图)

2021-01-22 09:19 文章来源:艺术与设计  作者:徐旷之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b2e768d404ba4988802ba424f15982f0

漆金薄絵盤甲

唐王朝作为一个世界性帝国,通过丝绸之路编制了一张覆盖欧亚大陆的物质文化交流网络。“凹凸法”正是通过这张网络从印度出发,经由西域传入中国,而本土化的“凹凸花”工艺也是经由这张网络,向东传播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在日本“凹凸花”被称为“繧繝彩”,显然取自中国的“晕繝”一说。日本的国宝,奈良正仓院的香印座,表面装饰使用的工艺正是“繧繝彩”,当我们从上面观看香印座时,它其实就是一朵绘在金属器物上的“凹凸花”。

一方面,“凹凸花”作为装饰工艺逐渐融入到各种不同的领域之中;另一方面,它虽然在画史中相对“缺席”,但仍然和中国传统的绘画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没骨法”是中国山水画和花鸟画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晕染法,始见于南宋文献。这种绘法被描述为“以青绿重色图成峰岚泉石”,而文献中“没骨法”的开创者正是传为绘制一乘寺“凹凸花”的张僧繇。可见,“没骨法”与“凹凸花”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联性。虽然张僧繇的真迹已不见,但在敦煌壁画中,以石青、石绿和黑色晕染的山水并不少见。这些图像也为张僧繇开创“没骨山水”一说提供了进一步的视觉佐证。

总体而言,“凹凸花”曾经对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宗教、工艺和艺术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深远影响。虽然,今天莫高窟中的大量壁画已经褪色、脱落,“凹凸花”的样式也早已不再流行,但它作为一种视觉文化资源,仍然具有“当代”的潜质,至少在沉浸式体验日益流行的当下,“凹凸花”这种独特的视觉模式,完全可以重新融入新的媒介之中,再次创造出更加炫酷的沉浸式空间。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