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十七帖》为代表的王羲之草书,其历史成就大概有以下几点:
1、奠定了今草结字的法度
《十七帖》共二十九个单帖。第一帖《郗司马帖》以“十七”二字开头,所以全帖总称《十七帖》,共一千一百六十四个字。此帖篇幅与字数都是前所未有的。一千一百多字中,重复使用的字如“足下”“书”等,以及一些文言虚字,可能占去了数百字,所剩虽不如《千字文》有上千个不同单字,但仍是范字多变的一本法帖。常用部首的草法和草书结字的规矩,在此已大体具备,至今人们书写草书仍是以《十七帖》为依据。《十七帖》形成的草法,成为后世书法家共同遵循的法度。
2、奠定了今草用笔的规则
今草的草法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与章草密不可分。但是,今草的用笔则与章草有明显区别。章草仍保留着隶书的波磔笔势,每字最后一笔无论是点是横是捺,大都用粗重的一画向右收笔,这成了章草的一大特点。今草则完全放弃了这类用笔,一字的收笔一般是向下或向左下出锋,以便连接下一个字的起笔,或者与下一个字的起笔相呼应。这个变化在《十七帖》中极为明显。通读全帖,除第一帖《郗司马帖》第二行的“慰”字最后一点有章草的意味外,可以说已洗尽章草用笔的痕迹,代之以今草更为流畅的使转。唐代孙过庭《书谱》中说“草贵流而畅,章务检(简)而便”。这是对今草和章书特点的概括,其特点不同,主要由于用笔不同。《十七帖》摆脱章草的用笔,形成今草的风貌,为今草在后世的千变万化提供了用笔的准则。
3、奠定了今草审美的取向
《十七帖》作为今草最早的典范,不止在技法上为后人奠定了基础,而且在审美上也树立了样板。如果草书只是一种草法,那么,只要记住草法就算会写草书,岂不是把草书降低到了单纯的写字方法!章草虽是隶书的简洁写法,但它的造型和用笔产生了独特的古拙生动之美,这是章草书体吸引人的地方。
今草的结字用笔也有自己的美。从《十七帖》来看,它给人的美感除了古朴典雅之外,还增强了富有生命的流动美和含蓄蕴藉的中和美。《十七帖》为人们提供了今草审美的范例,也以其内在的高雅神采,为今草的格调立下了标度。后人学写草书,不止有法度可依,更有格调可追。只有高格调的草书,才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王羲之《十七帖》不但对中国晋唐以降草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而且对东邻日本也有很大影响。日本明治时代的著名书法家中村不折曾评论《十七帖》说:“汉代草书尚未具备书体资格,也未具威容。草书到晋代方始完成,以王右军(羲之)为权威,其《十七帖》是代表性杰作。《十七帖》是单体草书的范本,是后世各种草书流派的始祖,连绵草、狂草等皆出于单体草书。故尔《十七帖》为诸草之宗。若谓东洋草书亦皆《十七帖》之子孙,也不为过。”由此可见,《十七帖》在草书史上的地位多么重要。
王羲之第七子王献之,对今草的继承与发展也有重大贡献。他曾极力建议其父王羲之变法。王羲之继承张芝、钟繇,使楷、行、草体在他手中得到了最大的完善。王献之却未亦步亦趋地继承其父的衣钵,在草书方面他实际上承袭了汉代张芝的风格,擅长“一笔书”式的草书,明显区别于《十七帖》的单体草字。唐太宗李世民独尊羲之贬低献之,也证明“二王”是有差异的。王献之草书代表作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
东晋时代除王羲之、王献之对草书的完备有巨大贡献外,还有不少善于草书的书法家。王羲之出身于东晋有权势的大家族,他的堂叔伯王导、王敦、王廙,堂兄弟王洽,儿子凝之、涣之、徽之、操之,王洽之子王珣、王珉等,还有东晋另一大家族的谢安、谢万等,都有刻帖或摹本传世。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一首《乌衣巷》诗,内中两句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可见王谢二族在江南声名之著。不过,“月明星稀”,王羲之的光辉使其他人的形象大为暗淡。可以说,今草在东晋时期不但臻于完备,而且能草书的书法家很多,是一个以王羲之为中心的众星拱月的辉煌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