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刘艺先生谈草书系列文章之二:《草书的历史演变及成就》(图)

刘艺先生谈草书系列文章之二:《草书的历史演变及成就》(图)

2017-06-26 11:34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作者:刘艺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第一节 草书的起源

目前存在的篆、隶、楷、行、草诸书体中,篆书最为古老,盛行于秦以前。隶书也很古老,盛行于汉代。楷、行、草三体则出现于汉魏之间。草书的历史不短于楷、行书,也不是由楷书或行书演变出来的。

草书究竟什么时候正式出现,很难确切说清。在篆书以及隶书通行的时期,便存在着所谓的“草篆”和“草隶”,本世纪(20世纪)初大量出土的“刑徒葬砖”,上面刻的文字就是一种潦草的隶书。广义的草书,也就是潦草书写的文字,可以说在篆、隶盛行时就已经出现了。汉代,更由隶书演变出一种有明显隶意的草体字,名叫“章草”。唐代书论家张怀瓘认为“章草即隶书之捷”。章草虽是隶书的简化和速写,但不同于“刑徒葬砖”那样的潦草书写,而是形成了有一定之规的法度,自成一个系统。这便进入了狭义的草书范畴,也就是开始了草书作为一种新书体的存在。这种脱胎于隶书的草字为什么叫章草?历来说法不一,大概有这么几种解释:一是说汉元帝(西汉)时史游作《急就章》用这种书体,因而称为章草;一是说汉章帝(东汉)诏令善草书的杜度用草书上奏章,杜度的草书便称为章草;一是说汉章帝喜爱这种草字,也有的说是汉章帝所创,因而得名章草,等等。这些都不过是传说,没有遗迹可以证实。清代书论家刘熙载又把章草分为两种,他说:“章草,有史游之章草,盖其《急就章》解散隶体,简略书之,此犹未离乎隶也;有杜度之章草,盖章帝爱其草书,令上表亦作草书,是则用章,实则草也。”意思是,史游的草书解散隶体,是带隶意的一种章草;杜度的草书用作奏章,虽叫章草,但只是一种名义,实际上是不同于史游的另一种草书。按刘熙载的说法,在东晋王羲之以后盛行至今的草书(也叫今草),汉章帝时在杜度之手已经开始了。不过,刘熙载晚于东汉一千多年,他的说法难以得到证明,仍属于推断。

章草这种古老的草书字体最早的原型要算三国时吴国皇象的《急就章》,西晋索靖的《出师颂》、《月仪帖》等翻刻帖,是流传下来的最古老的书法墨迹,字体不是典型的章草,已介于章草、今草之间。元代赵孟頫临写皇象《急就章》,并在六体《千字文》中写了章草一体,明初草书高手宋克也临写了皇象的《急就章》,这些都为后世提供了章草墨迹。元明以后章草得到复活,民国以来章草好手不断出现,今天章草更受到广泛的爱好与重视,善于章草的书家已超过过去。

按照清代刘熙载的说法,东汉杜度的草书虽名为章草,实则与解散隶书的西汉史游章草不同,是另一种草书。不管这个说法有没有根据,在杜度之后,到东汉末年,张芝的草书确实是与章草不同的另一体,一般认为那是今草的开始。唐张怀瓘在《书断》中说:“草之书,字字区别。张芝变为今草,如流水速,拔茅连茹,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下而为下字之上。奇形离合,数意兼包,若悬猿饮涧之象,钩锁连环之象,神化自若,变态不穷。”由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张芝的今草,有书写速度快、字与字牵连、字形变化大等特点,已经与章草字字不相连属大异其趣。古人称张芝草书为“一笔书”。可见他的草书已经相当放纵,为草书日后向狂草演变埋下了伏笔。可惜张芝的书迹到唐代就已罕见,仅留下一些记载和少量刻帖。宋代《淳化阁帖》收有据传为张芝所书《冠军帖》。张芝之后,在三国魏晋时期,善草书者仍是以章草为主,如前述的索靖、皇象,以及介于章草与今草之间的陆机等,张芝也是一位章草高手。东晋以后,今草经过王羲之之手得到了完善,打下了独立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 东晋的草书

在今草出现的时候,行书和楷书也在创立。汉魏之间的钟繇,是最早有楷书遗迹流传下来的书法家。他师承东汉蔡邕、刘德昇(据传是行书的创造者),博取众长,兼善隶书、八分、行书等书体,尤精楷书,小楷刻帖《荐季直表》等,传为钟繇所书。东晋王羲之继承张芝、钟繇,被誉为“古今莫二”的书圣。他的楷书有《黄庭经》、《乐毅论》等传世刻帖,行书有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传本墨迹,以及《奉桔帖》、《快雪时晴帖》等。由这些代表性作品可知,由东汉经三国、西晋,到王羲之时,行书、小楷已达到十分成熟的地步。《六体书论》一书评价王羲之的书法,认为其隶“骨肉相称,婉态妍华”,其行“动合规仪,调谐金石,天资神纵,无以寄辞”。这里所讲的“隶”,已不是汉代通行的隶书(也称古隶),而是钟繇、王羲之变体后的今隶,后来叫做楷书。

王羲之不仅在楷、行书体方面把前人的成就发展到了空前的高度,而且在草书方面也是一位集古成今的奠基者。其草书遗迹《十七帖》可算是今草达于完备的代表。章草是隶书的简省与迅捷,结字虽简化了,用笔并未全改,仍有隶书的波磔笔势。今隶(楷书)是古隶的变体,结字没有大变,但用笔变化很大。今草在东汉出现后,既与章草不同,更不同于行、楷,王羲之擅长楷、行书体,他的草书也许与他的行、楷有些关联,但今草结字更接近章草,而且王羲之也善于章草,《豹奴帖》就是他的章草遗迹。楷、行、草书在王羲之一人身上,可以说是平行发展,各有开创性的成就。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