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期,“吴中四才子”中的祝允明、文徵明,以及同时期的王宠,是又一批成就很高的书法家。祝允明(公元1476——1526年),号枝山,精于楷、行、草各体。楷书学钟繇、二王、初唐四家和赵孟頫。草书学王献之、张旭、怀素等。明人评其草书“风骨烂漫,天真纵逸”。他的草书作品留传较多,既有大幅立轴与长卷,也有小幅册页与扇面。草书的风格也不单一,既有出于《十七帖》的典雅小草,也有出于张旭、怀素的癫狂大草,显示了能动能静的不同才能。文徵明之子文嘉称赞他的草书长卷《苏轼前后赤壁赋》说:“枝山此书点画狼藉,使转精神,得张颠之雄壮,藏真(怀素)之……法意咸备,盖其晚年用意之书也。”认为是祝允明晚年的精心杰作。与祝允明交往密切的文徵明(公元1470——1559 年),擅长绘画,书法也很高明。他的楷书学钟繇、二王,行书学智永、集王字《圣教序》及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等,草书学怀素。其草书作品《诗卷》,既有怀素的笔法,也有黄庭坚的气势。但平日写行、楷较多,草书之名不太响亮。他诗书画皆精,是历史上文人的典型。王宠(公元1494——1533年)也是一位诗书画印兼通的文人,书法与祝允明、文徵明齐名,精于小楷,也能草书。所作草书《诗册》,深得二王、米芾神韵。作品以小草手卷、册页为主,精细有余而奔放不足。也许是因为小楷太精,影响到草书不敢太过开放吧!
此三人之后,文徵明之子文彭、文嘉,以及丰坊、徐渭等都善草书。徐渭(公元1521——1593年)字文长,号青藤,工诗文绘画,书法以行、草为主。由于性情孤傲,生活坎坷,影响到他的草书偏重于宣泄胸中块垒,相当狂怪奔放。其大幅中堂,字形欹侧无常,排列密不透风,与祝允明近似,只是笔画较为粗重。
明代晚期,虽然乾坤震荡,江山动摇,但书法大家仍层出不穷。晚期四家董其昌、邢侗、米万钟、张瑞图,以及黄道周、倪元璐等,是这一时期的佼佼者。董其昌(公元1555——1639年),字玄宰,号香光,是万历到崇祯年间最享盛名的书法家。去世数十年后,到清代康熙皇帝时他的书法更被奉为圭臬,红极一时。董其昌写字以天真烂漫著称,自言属于“率意之书”,擅长楷、行书体。他的草书秀逸淡远,其《行草书卷》尾部狂草完全是怀素笔法。
张瑞图(公元1570——1644年)由于为奸党魏忠贤写过“生祠碑”(为活人立碑),崇祯皇帝即位后将其列入“逆案”,一向被认为人品不好,因而影响了书名。其实,他的书法确实别具一格,清人评价说:“瑞图书法奇逸,钟王之外,另辟蹊径。”又说:“明季书学竟尚柔媚,王(铎)、张(瑞图)二家力矫积习,独标气骨。虽未入神,自是不朽。”他的字几乎处处方折而无圆转,草书也带有这样的笔法,加上结字紧瘦,上下牵连,字密行宽,确有一种峥嵘气势。但晚年所书《杜甫秋兴八首诗卷》,却像磨光了棱角,方折极少而圆转大增,显得宁静平和多了。黄道周(公元1585—— 1646年)和倪元璐(公元1593—— 1644年)同为明王朝灭亡时忠义死节之臣,人品受到崇敬,书品也受人推重。黄、倪二人同以行、草书见长,对后世很有影响,至今仍有不少人学习他们的书法。黄道周草书结字横向取势,字形左低右高,错落成行,有一种动荡感。倪元璐草书结字多取纵势,字形瘦长,行笔较凝重。二人留下的墨迹不少,但草书少于行书。从黄道周书《济宁闻警诗轴》既可看到他的草书特有的倾斜造型与流畅节奏,也可看到晚明连绵草书共有的气势。
清朝定鼎初年,草书作家都是跨明清两朝的人物,其中王铎、傅山最享盛名。王铎(公元1592—— 1652年),字觉斯,书法尊崇二王,吸收米芾笔意,形成了忠于古法、笔墨奇巧、圆熟畅快的个人风貌。他一生不停地临写二王及魏晋法帖,笔法烂熟于胸,下笔势不可遏,最擅长痛快淋漓的长条幅和长卷。他的书法对日本书坛很有影响,日人称他的草书为“连绵草”。实际上,王铎的大量作品属于行书或行草书,他的连绵草主要是临写古法帖的作品,离开古帖独立书写的草书较少,这当中立轴又少于手卷。《高适诗轴》是少见的不是临帖的草书立轴。《临<豹奴帖>》则是他将王羲之带章草笔意的小札改写成大幅连绵草书立轴的代表。傅山(公元1607—— 1684年)与王铎身居高位不同,长期过着隐居生活,拒绝出任清朝官职,是一位平民书法家和学者,但两人的书法却有相似之处。傅山曾经学过王铎,后来极力脱出但未脱尽。他的草书也被称为连绵草。近人马宗霍评论说:“青主(傅山字)隶书,论者谓怪过而近于俗,然草书则宕逸浑脱,可与石斋(黄道周号)、觉斯(王铎字)伯仲。”傅山行笔缠绵,点画间或字与字间的牵连多是实线,因而字形较繁,不易辨认,像是草书,但仔细观看,仍是行书或行草书,实际上是“连绵行草”。他的纯正草书在临写古帖或横式诗卷中才可以见到,这一点和王铎也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