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身成道
体觉
每个身体都有获得新生的契机,或来自内在感悟和激越,或源自各种锻炼手法的塑 造和唤醒。雕塑家手下的作品同样具有此类特征。作品无论具象或者抽象,这些“身体” 借助他们,破掉了以往“风格”所赋予的外皮和类型,蜕变为新的真实。同时,赋予我 们新的认知和感受。
2014 年展望在长征空间举办《应形》展览、姜杰在上海浦江华侨城举办《大于一吨 半》展览,2015 年隋建国在佩斯北京举办《触手可及》展览,而在此前的 2012 年,他 的《盲人肖像》系列作品已经问世。这三个展览举办时,我一直在想,同为上世纪 90 年代赋予雕塑创作以“当代”特征的三位艺术家,为何几乎同时出现了重要转向?并且 在“转向”之中,三人的创作都隐含了对“材料和身体关系”的更新认识?
将这一现象进行拓展,就会发现这一时期青年艺术家梁硕的《女娲创业园》(2014 年),耿雪的《米开朗基罗的情诗》(2015 年)也有着对这一问题的探索。梁硕更是在2007-08 年创作《什么东西》系列作品时就隐含了类似诉求。 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的雕塑系的教师,这五位艺术家在多年学习、教学、创作过程中,
和雕塑泥建立了十几年或者几十年的触摸关系。将这种手和泥的“触感”明确化,并进 行彰显,我们并不陌生,罗丹的雕塑最早鲜明地出现了类似特征。其作品中所出现的雕 塑泥材质的独立性,亦或称为语言的独立性,早期让罗丹受到了很大质疑,不得不将评 委请到工作室,进行现场示范。最近回读《罗丹艺术论》,明显地可以发现罗丹感知体 系中“物我相融”成分的存在。乃至他对雕塑形体的理解也多有“气韵生动”的成分, 对人体的理解也多含有类似“丹田”调动“经络”的的意味。只是我们在阐释过程中, 不敢于做这样的分析罢了。
相对于罗丹来讲,隋建国、展望、梁硕、耿雪等艺术家已经走的更远,这是艺术史 发展到今天?供了更宽松的创作环境使然,也是在经历“极简主义”、“后极简主义” 之后,对材质的独立性更加尊重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