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白夜》
耿雪《米开朗基罗的情诗》把雕塑家在工作室的泥塑作品过程进行了记录。耿雪在 创作这件作品时,一方面体会米开朗基罗所写的情诗,一方面和所塑的男人体进行对话。 如果说“米开朗基罗的情诗”成为耿雪构建她和“泥人”关系的诱发点,基于诗歌唤醒了她和雕塑泥之间的关系。那么随之而来的泥塑过程极为感人,视频记录带来了强烈的 震撼性。如果和那位让所雕女人像复活的传说男雕塑家相比,耿雪的作品拒绝了“完整 性”的整体出现,而是把形成“完整性”的过程展现了出来。“男人体”一个个器官的 形成,肉和泥的混淆与融合,最后耿雪断然将其分解。这里面潜藏的暧昧、痛苦、情感、 温暖让人无法面对,又必须直接面对。传说中的男雕塑家是在用“雕”的方法,耿雪选 择了“塑”。前者多了唯一性的唯美追求,后者则连接着雕塑泥而来的大地,以及耿雪 呼气如兰赋予它的生命。
雕塑家田世信和王伟的创作则体现了另外一条方向。总体来讲,他们对具象雕塑多 年的浸润和坚守,使他们对雕塑材质的把握和处理方面达到了尽精微的程度。
自上世纪 20 年代,西方各类写实雕塑的变体引入,促成“中国现代雕塑”在中国 出现并繁荣,近百年中,古代人物像,以及近现代名人像一直是雕塑家所青睐的题材, 也可能是作品数量最大的作品类型。但是看到田世信所做的同类题材作品时,依然刷新 了笔者对这些古代人物、以及近现代人物的认识。他一以贯之的反叛精神加上对这些人 物精神状态的深入了解,以及对材料的精挑细选和对材料物性的尊重,使他手下的人物 作品撕破了既往雕塑语言的遮蔽,无论这种语言来自欧美,还是苏联。
王伟手下的人物肖像则和日常感知紧密相连。当然,他所做的毛泽东晚年肖像则显 示出他对历史人物当时神情的精准把握。王伟对作品体量的控制和细腻处理在当下的雕 塑界并不多见,这与他沉静的性格和甘于寂寞,以及长期磨砺于写实主义雕塑的状态有 关。此次参展以“马”为表现题材的四件作品,可见他在同一题材上所反复投入的精力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