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正如展望所说:“为什么我们总是不断的破然后立,难道不破就不能立吗?”展望 总是处于“立”和“破”的中间状态,在他看来,两者都失去了“常态”。常态是:立 了会破,破了还会立。正是在“破、立”的循环中,世界延续着自己的存在。仅仅看到 “破”,或者“立”,其实都是偏颇。展望想直面的是这个“圆的世界”。
回头看,之所以把展览名字定为“感同身受”,并获得展览参与者的一致共鸣。
一方面得益于现实、媒体的刺激,让受众的身心都处于一种不停被“激活”的状态, 不管这种“激活”是不停打破你的底线,让你死去活来,充满焦灼和失落,这是充满不 可预知性的当下中国人的一种现实处境;还是将自我与更多的熟悉,或者素不相识的的 人的链接,使其在别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或者命运的共同点,明白宿命的不可违 逆。
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艺术家超前的直觉感受力和优秀的艺术表达力。见微知著,“体 觉”或者“色醒”的艺术家,或者通过感知自己饱经风霜的身体,或者通过蕴含着完整 世界所有信息的表面,告知你一个现在的世界,或者他们所预见到的世界。或许他们无 意做一个预言者,但是他们感觉到了他们展现出的“当下”。这个“当下”集聚了过去, 明确于当下,指向了未来。“现实性”本来就是“未来感”。
很多人讲,在中国当代艺术界谈“语言的纯化”是一种犬儒主义的表现。其实问题 在于,当语言达不到纯粹,作品便力不能及。“语言”绝非是“语言”本身,它包含着 现实中的所有信息。恰如百炼成钢,“纯粹”不是删除和无视,是凝聚和积累辐射的能 力。身心的敏感可以表现为一种情绪,一首诗歌,一本小说,一件视觉作品。而它的辐射性,所引起的共鸣性,借助的只能是语言本身。现在不是讨论感觉真实性的时候,我 完全相信你的真实,但这和艺术创作无关。
简洁一点说,就是你有没有让我“感同身受”的能力?
(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批评家、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