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经典”特邀当代最具实力画家沈子琪先生—风骨墨竹画展(...2017-10-13
“传承与经典”特邀当代最具实力画家沈子琪先生—风骨墨竹画展主办: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北京金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时间:2017/11/9 上午10:30开幕式地点: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著名画家沈子琪先生:沈子琪,字丽华,号养琪居士,养拙堂主人。1964年出生于上海,擅长写竹,尤爱竹之品格,并提出“竹有九德”—高节,虚心,宽怀,坦荡,柔韧,潇洒,灵秀,清气,优美。1985年受业于著名书画大家刘福林先生。2000年受业于姜子龙先生。2008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并发行《沈子琪姜子龙墨竹画集》,同年,皈依一诚大师,赐号为养琪。2009年创作35米旗袍长卷彩墨竹《盛...
中俄青少年绘画大赛优秀作品展开幕(组图)2015-05-26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评委合影 从左到右依次为林荣桓、杨景芝、 申伟、纪东 2015年5月21日,由中国网络电视台主办,雅昌艺术网、《环俄罗斯旅游》杂志社承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与发展部协办的 “友谊之 桥”中俄青少年绘画大赛优秀作品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此次大赛还特别邀请到了中国青少年美术教育专家杨景芝、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申伟、人民教育 出版社美术室主任编辑林荣桓、北京市少年宫美术部部长纪东作为评委,进行奖项的评审工作。_...
浅识吴冠中的中国画创作思想2014-12-26
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创作是中国画发展史上的大变革时期,一部分画家坚持传统绘画的基本模式,不接受西方绘画的影响,重视传统绘画根基,寻求个人风格及部分内容的创新与变化,出现了像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这样的传统型的中国画大师;另一部分画家受西方美术思潮、美术教育、美术作品和留学海外的影响,倡导西方古典写实美术或近现代美术与我国传统绘画的融和,强调中西合璧,致力于中国画的改良与革新,出现了像徐悲鸿、林风眠、吴冠中等融合型中国画大师。 吴冠中被国际艺坛认定为20世纪现代中国画的代表画家。他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结合西方现代艺术的观念、形式、方法表现出中国画的特有意境。他的作品兼容中西,个性突出,具有...
第一届浙江绍兴上虞多宝讲寺文化节开幕暨多宝图书馆正式开馆(组...2016-12-02
弘扬优秀文化 创造多彩人生——第一届浙江绍兴上虞多宝讲寺文化节开幕暨多宝图书馆正式开幕11月26日上午,“第一届浙江绍兴上虞多宝讲寺文化节开幕暨多宝图书馆开馆”仪式隆重举行。此次活动主题是“多宝文化,多彩人生”、“敬惜字纸,从你我做起”。活动由上虞多宝讲寺主办,绍兴夺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持续三天的“多宝文化节”,以多宝图书馆开馆为契机,举行图书馆馆长座谈会、中国传统“惜字”文化研讨会、“敦煌艺术与精神”等文化讲座、李正火老师花鸟画展、多宝雅集读书会,以及抄经、包书皮等活动,给上虞人民带来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黄文刚局长致辞 摄影/李洁)出席“多宝文化节开幕暨多宝图书馆开馆”仪式的领导和嘉宾...
一代书法大师的喜与乐2009-01-20
赵旭峰国画作品欣赏2017-10-13
赵旭峰(建仓),号蓝石居,出生于陕西白鹿塬,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新视野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市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中国画院画家、西安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国家画院林容生导师工作室画家、西安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西安高新书画院副院长。 心游万仞书浩气 满纸云烟诗意长——赵旭峰山水画作品赏析 张三友 王夫之曾言“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虚景,景总全情。”情感为艺术的灵魂与核心,在中国绘画中情与景密切相溶,意为画者心音,映射着画家情感和精神气质,流落于纸之笔墨与物象无不与情交融,流露出画家特有韵致。且中国文化特质中婉转隐约的情韵与...
浅聊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石与山水(组图)2021-03-01
石与山水,是中国绘画图式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元素。二者既能独立成画,又可同时出现或相互转换,这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屡见不鲜。从唐代孙位的《高逸图》、五代徐熙的《雪竹图》、宋徽宗的《祥龙石图》、元人钱选的《浮玉山居图》、王蒙的《具区林屋图》到明代吴彬的《十面灵璧图》等,都可以找到其中的脉络。深入研究这些绘画作品所隐含的思想,可以发现,它们都共同指向古人探索天人之际的哲学母题,寄情怀于画图,表达崇尚自然的宇宙观。中国人对石头的崇尚,可将对美玉的喜爱作为开端,自新石器时代,延续到商、周,乃至当代的文化传统中,中国人一直认为玉是可以沟通天地的灵物,古代宫廷祭祀用玉、官员佩玉、士人好玉,孔子甚至将“君子比德于玉...
玛琳·杜马斯:图像的负累(组图)2015-02-13
作为一名观念艺术家,同时也是一名画家,杜马斯将照片转变为人物肖像绘画,重拾其应有的生命力,将残酷冰冷的现实赋予新的情感。——BEN LUKE影子般的人形:《寡妇》(The Widow),玛琳•杜马斯笔下赤裸着胸脯的波林•卢蒙巴(首位民主选举产生的刚果民主共和国首相之妻) (图:玛琳•杜马斯)我希望人们关注更多的是绘画赋予图像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源于图像本身——玛琳·杜马斯(译者注)玛琳•杜马斯Marlene Dumas的创作虽以照片为蓝本,但她的绘画作品与你能想象到的照片相距甚远,笔法简洁,富于表现且意味深长,颜料很薄呈水墨化,以至于画面有飞白和写意的效果。这位出生于南非的艺术家的画作会让人感受...
盛唐石狮分雌雄 宋元又成镇宅兽(组图)2016-06-28
陕西唐代乾陵前的石狮子狮子并非产自中国,却被中国人视为瑞兽,其造型和纹饰自然也被视为祥瑞纹样,经过近两千年的演变与升华,已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形象,并积淀了丰富的吉祥文化内涵。西汉长安城宫殿曾豢养狮子中国的狮文化源于何时?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人热爱的吉祥物呢?中国的狮纹是如何演变的?众所周知,狮子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陆和亚洲的印度等地,生活于开阔的草原疏林地区或半荒漠地带,是最大最凶猛的猫科动物之一,居于食物链顶端,堪称万兽之王。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首次开拓丝绸之路,“殊方异物,四面而至”。据《三辅黄图》卷三记载,西汉长安城建章宫旁的奇华殿,豢养有狮子。东汉时,班超经营西域并再次打通延伸了丝绸之...
科海追星·张飙诗书二十四篇(组图)2020-09-15
编者按:科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助推器,秉持科学态度、尊重科学规律、坚守科学认知,让崇尚科学成为一种习惯,让我们在科学的土壤里汲取经验和智慧,在自强的信念中凝聚勇气和力量。人民美术网特别持续推出科海追星·张飙诗书系列,以飨读者。这些格律有的是张飙先生的新诗新书,有的是旧作新订,在音韵,对仗等方面都坚守了格律的规则,以此向创新、严谨的科学家们致敬!让我们一起跟着张飙先生的诗书走进这些科技巨匠,感受他们的家国情怀。张飙简介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军地书画研究院院长,和平世界书画院院长。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驻会副主席、分党组书记;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科技日报总编辑、中国艺术报社长...
朱良志:中国艺术的“不作时史”问题(图)2023-05-19
作者 朱良志中国传统艺术在唐宋以来出现一种思想观念:真正的艺术创造,不是追逐时尚潮流,而要与这种潮流保持一定距离。艺术家应是冷静的思考者,而不是追赶热流的弄潮儿。“不作时史”便是在这一过程中凝结的重要观点。强调“不作时史”的中国艺术,不是否定历史,而是带有突出的反思性特征。就“书写的历史”来说,它要挣脱知识和权威等束缚;就历史现象来说,它更要透过时间过程中呈现的表象,发掘人内在生命的力量。“不作时史”的根本包括两方面:不作历史现象的表面记录者;不作“书写的历史”的复述者。它要通过艺术,在更深层次、更广视域中,发现历史的脉动,从而传递出艺术中本应有的历史感、人生感和宇宙感。不入时趋清恽南田从时代...
“梓室余韵——陈从周园林书画纪念展”在沪揭幕2024-10-29
他与梁思成并称为“南陈北梁”,被贝聿铭推崇为“一代园林艺术宗师”……这个人就是陈从周,中国古典园林的守护者和复兴者。今年是陈从周诞辰106年,时值嘉定孔庙“孔子文化节”,“梓室余韵——陈从周园林书画纪念展”日前在嘉定现厂文化创意园明徹山房揭幕,展出陈从周园林书画作品四十余件,由其亲授弟子郑伯萍、刘天华、石迅生提供。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陈从周的古建筑园林学养极为深厚,曾在数所大学教授中国古建筑研究。他以一双诗眼看园林,生平著述颇丰:《说园》《中国名园》《中国建筑史图集》《上海近代建筑史稿》……以《说园》最为精辟“谈景言情、论虚说实、文笔清丽”,影响远及日、俄、英、美、...
“梓室余韵——陈从周园林书画纪念展”在沪揭幕2024-10-29
他与梁思成并称为“南陈北梁”,被贝聿铭推崇为“一代园林艺术宗师”……这个人就是陈从周,中国古典园林的守护者和复兴者。今年是陈从周诞辰106年,时值嘉定孔庙“孔子文化节”,“梓室余韵——陈从周园林书画纪念展”日前在嘉定现厂文化创意园明徹山房揭幕,展出陈从周园林书画作品四十余件,由其亲授弟子郑伯萍、刘天华、石迅生提供。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陈从周的古建筑园林学养极为深厚,曾在数所大学教授中国古建筑研究。他以一双诗眼看园林,生平著述颇丰:《说园》《中国名园》《中国建筑史图集》《上海近代建筑史稿》……以《说园》最为精辟“谈景言情、论虚说实、文笔清丽”,影响远及日、俄、英、美、...
方闻先生 美国亚洲艺术史学界的开拓者与领航者(组图)2018-10-09
方闻(1930—2018)驰名中外的知名艺术史学者和文化史学家、艺术文物鉴赏专家、教育家方闻先生于美国东部时间10月3日凌晨辞世,享年88岁。据方闻先生的学生及一些知名艺术史学者对“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透露,方闻先生是因不幸罹患急性白血病,于3日凌晨在普林斯顿西行,享年88岁。方闻1930年出生于上海。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陈葆真曾评价方闻先生道,“方先生可说是这半世纪以来在美国的亚洲艺术史学界和博物馆界中,成就最高、贡献最大,最令人钦佩的开拓者与领航者。”知名艺术史学者、浙大教授白谦慎今天大早对“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表示,...
美国规模最大的仇英特展因疫情暂休展(组图)2020-03-16
继2014年台北故宫的仇英特展,2015年苏州博物馆举办的“十洲高会 — 吴门画派之仇英特展”后,美国洛杉矶郡立美术馆(LACMA)近日推出筹备十年之久的“真相所在——仇英艺术特展”。此次展览是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仇英特展,更是亚洲以外的首次仇英特展。然而受疫情影响,能去现场的人寥寥。澎湃新闻今天获悉,主办方从美国当地时间3月14日起暂时闭馆,开放时间另行通知(此次展览原定到5月17日闭幕)。展览开幕不久即遭闭馆,这一展览的生不逢时,让人想起董其昌对仇英所说的一句名言:“实父作画时,耳不闻鼓吹阗骈之声,如隔壁钗钏戒顾,其术亦近苦矣。”策展人表示,为了筹备此次展览,准备了近十年时间,“展览的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