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何多苓生命的“定帧”

何多苓生命的“定帧”

2024-11-11 14:29 文章来源:美术观察  作者:孙晓伟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何多苓 老墙 布面油彩 55×80厘米 1982

诗意的青春

何多苓工作室的一角,摆放着安德鲁·怀斯的《克里斯蒂娜的世界》的海报。何多苓说:“怀斯笔下那个荒凉、孤寂的世界,是我理想中的天堂。”

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宏大叙事的创作主旋律,何多苓静谧、伤感、迷惘的作品如一缕清风,给当时稍显沉闷的中国画坛带来清新之感。1980年,在成都举办的第二届“四川青年美术展览会”上,何多苓展出了《我们曾唱过这支歌》这幅作品,与他一同参展的还有罗中立、程丛林、高小华、朱毅勇,他们作为四川美术学院77级同班同学,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幅作品中,“何多苓并没有刻意地去刻画一种残酷、悲痛与愤怒。相反,画面的朦胧调子却更多地表达出一种且酸且甜的回顾——我们的青春既然如此,它值得怀念”〔3〕。他的作品既是抒情的,又是哀伤的,这种情绪的重叠不知不觉地被何多苓织入了他的一生。

1982年,何多苓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进入成都画院,开始了他专职画家的生活,他让这个非常典型的传统四合院有了更多的延伸与想象。80年代是理想主义的年代,是梦与思想冲破桎梏的年代,更是人文精神狂飙的时代。但何多苓似乎总能与“主流”和“时尚”保持着一种谨慎的距离。对他来说,拿起画笔、涂抹颜料、安静画画仍是最重要的事,那些喧嚣的、嘈杂的“声音”似乎都不太重要。恰好,成都画院给了他这样一片天地,他潜心投入绘画创作,宽松的学术氛围也给予了他艺术创作最大的自由。在此期间,何多苓完成了多幅重要作品。

毫无疑问,何多苓有意奔向波德莱尔、兰波、艾略特等诗人创作的诗歌中所描绘的那种未知、不能言说、游离于现实与冥想之间的情感传递的世界。这种情绪的渲染在作品《春风已经苏醒》和《老墙》中尤其明显。作品《春风已经苏醒》中,小女孩惆怅的、不能名状的丝丝情绪深切体现出何多苓在处理画面时,对主体情感和生命体验的细腻把控,他的思维仿佛置身于那抽离于现实的理想之地,与女孩“对望”。这种对于精神空间的描绘,是何多苓内心对“克里斯蒂娜的世界”的遥望。作品《老墙》亦是如此,少年的脑袋伸出老墙,蹲在墙上的小猫挡住了少年的半边脸,占据画面绝大部分空间的老墙似乎未能隔绝少年坚定的眼神,他毫不闪躲地看向你,一种不安弥漫在画面之中。何多苓跟随直觉的指引,努力构建一种“隐喻”之下的“真实”之路。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享受孤独,无拘无束,随心所欲地创造。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