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曙光》草稿
由此两个角考虑,在立意与艺术手法的表达与表现上,太过与不及都是要尽量回避的,努力中和两者在精神层次与审美形象度上的适当平衡,最终达到精神内涵的表达与意象审美的体验的恰到好处的融合,力求达到高度的中和之美!使黄河这一五千年的华夏母亲之河,在精神文化内涵极其重要的浓缩符号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准确的完美的体现。创作可以随意一些,但主题性创作的立意一定要高,要谨,要同时达到精神内涵同艺术的审美心理高度合一,要让历史的漫长时空与人文过往凝炼于一个现实与流光的趋近完美的融合状态之中。
在底蕴方面,当你做足了个体底蕴的功,这里的底蕴是相对的,也多是指人文的,事实上底蕴永远也做不足,只能是不断的涵养,当然尽量是多,因为作品的厚重同此成正比。
同样,在物象的精神内涵方面,当你对表现的物象具有深层次的认识与感知,并且将这种深刻的感触同自己的血脉相系,其实你已了然于胸了物象的精神形貌,表现时你就会气定神闲。同样,在主题性创作的立意上,你不仅眼高,心高,着意也将超俗,与主题性创作一样,将有别于一般性创作,而具备卓越的气度与胆识,当坚实与高超的作战准备与计划都已齐备,仗怎么打,文艺也相似于军事,如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兵中伐谋乃如文艺中之正确精神内涵也,伐交乃如文艺中之立意也,伐兵乃如文艺中之个体底蕴休养也,攻城乃如文艺之构图笔墨色彩也。故而主题性创作当精神圆满充实时,剩下的就交与构图,笔墨和色彩。
四、关于《大河曙光》创作构图的感想
有了精神和底蕴与立意,那么构图也就简单多了,构图以精神和底蕴与立意展开,这样它不仅不会偏离主旨精神内涵,同时更不会违背基本的美学规律。
将数千公里弯延万千的黄河同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华夏文明用艺术的形象浓缩于平面的无声的尺牍之中,既要反映黄河现实地理样貌的典型性特征,更要将五千年的人文精神内涵其中,将一个绵延久远的四维时空压缩于一个二维的平面,在物象的取舍,方位的腾挪中,最大限度的展现人文精神与现实物象的中和之美,这就需主要在物象的构成与布局上做文章,也要在无处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