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驶入意象的深处,寻找生命的本初"杨晓阳新作观瞻(组图)

"驶入意象的深处,寻找生命的本初"杨晓阳新作观瞻(组图)

2023-01-11 11:24 文章来源:杨晓阳  作者:蔡永升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丝路生活之一》纸本水墨 68cm×68cm 2022年

《丝路生活之一》纸本水墨 68cm×68cm 2022年

他在阐述着生活,在生活即道中,顺应着时间的安排。道无处不在,既高深莫测,又平淡无奇,既是生活,也是神圣。道的真谛可一言以蔽之,即是“路径与行动”,更是“信仰与真理”。由此反观,道也是生活的日常,生活的节奏,生活的快慢。它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在行为上,就是“左阳右阴,上阳下阴,快阳慢阴”等,它既是辩证的,也是守成的。然它所凝结的秩序感,使画家体察出秩序与画面的关系。为此,他的创作有意打乱了正常的秩序,在直觉的引导下,用一种近似于抽象的语言来表现心灵的即兴感应。

因此在他作品中会有象征的符号和简化的形象,使作品带有一种自由的抽象感,也有儿童般的天真气息。这种气息有着对道学的综述与哲学的思考。他在体察着人性与人的形象在画面之中所彰显的精神。这种精神,使他有意无意地把人物形象变形,使之具有某种难以言说的隐喻。

而他在五化方面的研究,直接切入了当代水墨绘画的新意识,以宏阔的视野,建树着某种超越时代的艺术新路径。为此,“题材模糊化”的提出,既是他深思熟虑与审美意识嬗变的结果,也是他与时俱进的时代观念在绘画上的体现。“题材”一词在汉语语境中是指文学、艺术的创作用语,指作为写作材料的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亦特指作家、艺术家用以表现作品主题思想的素材,通常是指那些经过集中、取舍、提炼而进入作品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对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的模糊化,就是在于抛弃题材的主题思想,而用多面、多维、多角度的,或者说将没有主题思想的主题纳入画面,使画面的主题思想,呈现出概念不清或含混感,从而以似是而非或形而上的某种概念,代替作品的主题,使之呈现出不同审美个体视域中不同的思维意识。

在绘画上,题材决定着画家所表现的内容,如传统绘画中的山水画题材、花鸟画题材等,西方的人物画题材、风景画题材等,都是艺术家对表现题材选择的结果。题材模糊化的概念,就在于打破这种题材的选择,使画面所要表现的物象,出现某种视觉的置换。杨晓阳“丝路生活系列”,模糊了人物与背景、人物与雕塑、人物与山水的界限,呈现出似物非物,似象非象的特点,并以平面构成,使人的主体混混沌沌,迷离恍惚,好似镶嵌在墙上的壁画,实则彰显了一种古老、朴拙的气息,使画面的物态,充满意象。再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人物的动态,仿如陕西的皮影戏,被一根根无形的线牵引,做着各种各样的机械动作,呆呆的,却又萌发出生动感。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