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不开的经济周期》封面
上周五FT中文网发表了《周小川:中国需防“明斯基时刻”》的报道,称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在一次专业会议上指出,如果经济中的顺周期因素太多,周期波动因此被放大,到一定时候就会出现瞬间剧烈调整,即“明斯基时刻”。那么,经济周期是怎么回事?其对艺术市场又有什么影响?我们不妨看看中信出版社在金融危机大爆发的2008年出版的《逃不开的经济周期》。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
拉斯.特维德(Lars Tvede)著
董裕平译
中信出版社
2008年11月出版
自然周期:“二十四节气”
周期,首先是一种自然现象。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2016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就是记录一年四季自然周期变化的范例。
中国民间将传统历法称为“阴历”,因为其以月亮盈亏周期来计算,而把西方历法称作“阳历”,所根据的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不过,这“二十四节气”根据的却是“阳历”,就以其中的四大节气为例:夏至、冬至,是太阳光直射南北回归线的日子;而春分、秋分,则是太阳光直射赤道的日子。
更难得的是,二十四节气十分接地气,5天一候,15天一节气,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本土气候的四季变化的把握,更体现了他们得时、顺时而不逆时、失时的“时间哲学”。借助“二十四节气”这样的智慧结晶,他们培育了稻米文化。有数据显示,100亩土地种小麦,可以养活25人,种玉米可以养活50人,种水稻则可以养活200人,他们把农业做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