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戏曲人物画如何变形 发自内心有真趣(组图)

戏曲人物画如何变形 发自内心有真趣(组图)

2018-03-20 09:50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民间版画中的戏剧人物民间版画中的戏剧人物

找到“似与不似”的变形点 

季平(画家):我个人觉得研讨戏剧人物画,这个高度其实远远超出了“戏剧”这两个字,其实说的就是中国画里的人物画。这个“变形”话题的探讨,其实也是画好国画人物画的实质所在,与中国画所提倡的“似与不似”有着相同的意义,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提升,是艺术的本质所在。中国戏剧中的很多艺术表现形式就是从生活中提炼创作“变形”而来的,如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唱、念、做、打”等,把生活中的人和事通过艺术上形式化和程式化的提炼,经过这种很强烈的形式感和符号感,也就是通过“变形”来塑造中国戏曲艺术的所特有的舞台上视觉效果。中国画中的变形和“似与不似”就是中国画中所指的“写意”。线条和笔墨就是象戏剧脸谱服式和道具的独特手段,我们怎么样把中国画的材料,中国画特殊的线条、笔墨来塑造我们生活当中的一些景象或人物、事件。用象戏曲艺术手段那样,把生活中的故事也通过程式化和符号化,达到以景写意和以意抒情。我在想这个可能是我们画戏剧人物要找到“似与不似”的变形点,而不是为了画戏而画戏或戏中人而已。有一位老师讲过,戏曲人物画有两种画法,一是从戏入画;还有一个是从画入戏。我喜欢第二种,就是从戏曲艺术的表现形式探索中国人物画的表现形式即如何“变形”,就是画什么戏并不重要。戏里的具体情节画面中你也找不到,完全是用自己的语言来构建画面中的人物和场景,来表达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或者说是传递一种精神的东西。
 周卫平(画家):我的想法与季平老师还是蛮相似的,2016年第六届国际双年展我的作品入展,当时花了两三个月去做这件事情,就碰到这个戏曲“变形”的问题。后来我基本上放弃了故事情节,我说怎么画啊,用清平调,调很窄,因为是中国的元素,这一定要“变形”,不“变形”的话,这个故事情节怎么体现啊。想了这样,我就觉得这个很重要,真的是,最终体现中国元素,中国民族风,不要去过多考虑情节人物啊。后来这个观点得到张培础老师的认可。关于戏曲人物画,真的是“变形”发自内心,而且中国历史上这个戏曲就是要变形,另外,我觉得还是需要了解一些戏曲的故事、情节、人物造型的。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