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六,东坡诗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可谓真知画也。倘对景写生焉能不似?故国画自古不强调对景写生,多强调到自然中感悟,也即在心灵中获取山水一种形貌质地特征印象,在潜意识中留下一种山水的精神。在此基础上创作所得,方可外得山水之特质,内得山水之精神也。
其七,常见一些画者每纠缠于大涤子“搜尽奇峰打草稿”之说,非奇峰怪石不入画,不险峻惊人不染翰,或有甚者从生理角度骇世人肝胆,幅中作巨石悬倚,下设窄隙,置人于其中状。画者平常之心,平常之神态,描画自然平常之山水气韵风貌,不亦可乐平常观者乎!于是,余每以燕山平缓山麓景为创作源泉,加工、改制,兼注入吾之审美理想、情趣、意念。吾之艺术宗旨一言以蔽之曰,平凡即美也。东坡云:“凡物皆有所观,苟有所观,皆有所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是言与吾有戚戚焉。
其八,画中之景能令任何不同阅历观者产生类似联想,以联美其附着于画上,此画当为成功之作。司空图论诗云:“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画也如此。画中之物有限,且显现;而画家注入之美感情思沛然,然此情思美感寓于有限之物内,隐也。情感表达不可不借助于物,然美感不当止于物。故好画每令观者及作者产生之美不止于画内,且在画外也。
其九,好画当“离画工之度数,而得诗人之清丽”。东坡公此言非鄙画扬诗也。概拙诗一样有行气、打油者,岂必画哉!坡公所谓“画工”似同当今之师古不化匠气画制作者,此种画笔墨机械死板,样样从前人得来,毫无生趣可言。即以今之行画制作者言来,其画笔墨不见得劣也,构图非不佳也,然总乏生趣,原因全在样样从模仿他人得来。然笔墨构图模仿得,而感情、美感、情趣如何邯郸学步?
其十,画家笔下之山水、人物、花鸟形态,岂止外在形态应有独立之个性面貌,亦当于其内在意趣、精神、理想有自己个性。余之山水致力于表现一种平和优美之新山园,非但外在笔墨形态与他人拉开距离且要注入吾此意趣理想。余尝谓一友云:“尔到琉璃厂,从东走到西,若果见有如吾之画法者,吾之画当一炬尽毁,从此吾退出画坛!”
其十一,画家应具独特之面貌,然当今世上有独特鲜明个性面貌者微乎其微,试将画展上某幅作品掩去名姓,寡能判定为何人作品?恐怕当有名姓之争!而今信息交流发达,朝见新风格,夕见模仿者!尤为甚者,许多画家追逐美术家协会意图跑,倘某人作品被评委肯定获奖,下一次模仿者夥矣!或参展者了解到某人是评委,喜欢何风格,于是总有一大批人迎合。呜呼,绘画倘不以抒发性情为是,而以逐名趋利牵头,千人一面必矣!
其十二,用积墨法须作到心中有数,层层皴染,务达到体积感、质感、厚实感,同时还要有笔墨复加形成的笔触皴擦点染的形式美感,其难在杂而有序,乱而统一,笔墨相背而相融,千笔万笔笔笔不觉多余,黑中透亮不有悔气。积墨之轮廓线可有可无,视整体风格而定。用基本无轮廓线者,但远看必须层次分明,不相混杂;用轮廓线者,亦应注意轮廓线不宜太死板。